固相微萃取新型涂层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会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萃取涂层是固相微萃取装置中的核心部分,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三种固相微萃取形式:针式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固相微萃取新型涂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WCT-2C微机差热天平测试了九种不同成分的添加剂对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利用TG曲线对不同温度下的煤粉燃烧率进行分析比较,利用DTG曲线对煤粉开始剧烈燃烧温度、最大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并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对煤粉燃烧的平均反应速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以上热重分析结果找出对煤粉有明显助燃效果的添加剂。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目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东烧厂生产的原料配比为基础,采用赤浮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配碳量和配矿进行600mm、650mm和700mm料层烧结杯试验,分析了3种配碳量、2种配矿以及料层厚度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东烧厂料层厚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采用CaC2-CaF2渣系对涟钢含砷较低铁水进行了一系列碳管炉和感应炉脱砷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CaC2脱砷为固液反应,其限制性环节为砷通过铁水一侧的边界层向CaC2颗粒表面的扩散。较高的铁水温度和良好的熔池搅拌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脱砷效果,而铁水中的硫会对CaC2脱砷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感应炉实验结果表明,铁水中砷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呈现一直降低的趋势,且砷含量最低可降至0.019%,
CaO-SiO2-MgO-Al2O3渣系中结构单元或离子对的质量作用浓度能够像传统意义上的活度一样表征其反应能力。因此,基于离子与分子共存理论,本文通过计算高炉炉渣中结构单元或离子对的质量作用浓度,建立了计算CaO-SiO2-MgO-Al2O3高炉渣系与碳饱和铁液间硫分配比的通用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总的硫分配比与脱硫实验实测的硫分配比结果相吻合。此外,通用热力学模型能够定量地计算出渣中自由CaO和
针对国内4000m3高炉布料档位划分原则,分析等面积法档位划分的不足,提出档位划分和料流宽度相协同的布料方法,对比等面积法划分档位和等料流宽度法划分档位的异同,得到等料流宽度档位划分能更合理的调整高炉布料。
本文通过对宝钢ORD-S矿进行流态化还原研究,探讨了温度、金属化率、气流线速等因素对ORD矿粉粘结的影响:研究流化床添加剂的加入量对高温还原以及粘结失流的影响,确定能有效防止高温粘结同时也不影响粉矿还原的添加剂最佳加入量,试验研究了三种添加剂的加入量分别为2%、4%和6%的情况。实验表明:最优的白云石加入量为铁矿粉量的2%,防止粘结的效果最好。
针对国内4000m3高炉布料档位划分原则,分析等面积法档位划分的不足,提出档位划分和料流宽度相协同的布料方法,对比等面积法划分档位和等料流宽度法划分档位的异同,得到等料流宽度档位划分能更合理的调整高炉布料。
采用微波碳热还原技术,对白云鄂博中贫氧化矿进行磁化焙烧,研究了微波焙烧温度、配碳量、保温时间对其磁化率及磁选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650℃、0.5%配碳量、焙烧10min的条件下矿物的还原效果最佳,其磁化率为2.36,接近理论值。由于矿粉高温下有烧结现象,570℃焙烧矿磁选精矿的品位最高。精矿经再磨再选,可获得品位65%、回收率58.6%,或品位63%、回收率72.8%的铁精矿。铁精矿中P、
在1473K~1573K的N2保护气氛下,通过还原失重实验研究了转炉尘泥所制含碳球团的还原特性。结果表明:还原得到的金属化球团全铁(TFe)在67%以上,金属化率(ηFe)在72%以上,可以作为高炉冶炼的原料。转炉尘泥所制含碳球团在0~100s时间内,反应分数受温度影响较小。在100s以后,反应分数受温度的影响逐渐增大,温度越高反应分数越大,这表明在此时间段内温度成了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转炉污泥球
实验用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高纯钛.对高纯钛制备中的形核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实验得出:沉积区温度应控制在1350~145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