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环保型水性防锈处理技术

来源 :2010年钢材质量控制技术、形状、尺度精度、表面质量控制与改善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材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如不经防锈处理,在较短时间内就会产生锈蚀,对成品钢材的外观和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锈蚀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钢材报废。钢材防锈处理的方式很多,但防锈的效果应从防锈时间、腐蚀环境和成本上考量。对于短期防锈,一般采用油性防锈剂或水性防锈剂处理;对于中期防锈,一般采用有机涂料进行防腐处理;对于长期防锈,一般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防腐处理。对于弱腐蚀环境,如室内环境,可采用简单的防锈处理,对于强腐蚀环境,如室外工业环境和海洋性气候,则需要采用重防腐处理。本文现将成品钢材常用的防锈方式做一介绍。
其他文献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利用离散电子态计算绝缘体中金属纳米颗粒Fermi能级的方法,并计算得出金属纳米颗粒的能级结构,得到了计算金属纳米颗粒尺寸的新公式,该理论可解释相关现象。本文设计了相关实验,初步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研究了在不同辐照剂量、pH和气氛条件下,氯苯水溶液用60Co源γ射线辐照的矿化和脱氯效果,结果表明,提高辐照剂量和通O2都有利于氯苯的降解,而pH对氯苯降解的影响不明显。另外,研究了不同条件下185nm/254nm紫外灯对氯苯水溶液的辐照降解,结果也表明通O2有利于氯苯的降解。两种辐照条件下的实验都表明,COD去除和脱氯二者没有线性关系,并且由于Cl-能跟·OH作用进而与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代有机物,
目的:在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计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真实、客观的反映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三维空间关系,以便精确定位靶区、设计射束方向及射野的开口大小。现有的三维重建方法难以在拟合真实度和实时性上同时满足实际应用系统的需求。方法:本文基于等值面提取的思想对轮廓线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面片简化等步骤,设计了一种快速三维重建算法流程,并基于可视化开发包(VTK)对算法加以实现。结果:通过设计例题,与传统等值
目的:研究精确放射治疗中的电子剂量场反演方法,并研究采用不同的反演算法来实现电子剂量场反演模型的效果。方法:建立了非线性规划电子剂量场反演模型,提出利用体外透射剂量重建全空间电子剂量场的方法;并通过包括Levenberg-Marquardt、Quasi-Newton、Gradient、Conjugate Gradient、Newton、 Principal-Axis与NMinimize等7种算法实
本文成功制备了羰基铼中间体,借助于L16(43×26)正交实验细致研究了羰基铼配合物制备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情况,确定了各羰基铼配合物的优化制备条件,同时进行了配合物稳定性的测试及部分理论计算。实验结果表明:pH值在5.8~7.2的接近中性区域内,配合物的产率相对较高;对于部分配体而言,pH值与配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存在一定影响;配体结构中含有不饱和杂环氮原子时,更易于与羰基铼核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
本文建立了工作场所中子辐射场模拟的几何模型,结合文献给出的武器级钚同位素组成和中子能谱数据,采用MCNP 4C模拟了中子在辐射场的迁移和输运行为。模拟显示经过屏蔽手套箱后中子辐射场的空间分布变化明显,剂量率最高为3.08×10-3mSv/h。中子个人剂量的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物料作业人员年中子个人剂量为2.552mSv,约为年剂量限值的12.5%。
我们在室温下用能量为70keV的质子束辐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从石墨结构向无定形结构的转变过程。我们发现在质子束辐照后,MWCNT外围的石墨结构变成均匀的无定形结构包覆着内部的石墨结构。而且,当辐照剂量继续增加时,这种无定形化的过程继续向MWCNT的内层推进,直至形成一个中空的无定形纳米线结构。质子束辐照引入的MWCNT的结构转变是从外层向内层逐步推进的石墨结构向无定形
材料中氦和氢的积累可引起材料性能的恶化甚至失效。为研究材料内氦和氢的存在形式、氦与氢及缺陷的相互作用、气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套离子束能量最高为20keV的潘宁型气体离子源和引出聚焦系统,用于与200kV透射电镜联机,以便在离子注入现场原位观察氦和氢不同注入浓度下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对离子源进行了氦离子的起弧、引出和聚焦测试。离子源可在15mA~60mA的放
不同的实验样品精度需求对中子反射谱仪的分辨要求不同。为实现反射谱仪中的中子斩波器的斩波特性可调,斩波器设计采用四斩盘结构。设计原理主要是变换使用第三和第四斩盘,利用第三盘和第四盘与第二盘间距的不同,结合斩盘转速的调节,从而实现斩波特性可调。针对新的设计,采用Mcstas程序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客观物理条件下相关物理参数对脉冲注量率以及脉冲水平发散度的影响曲线。计算结果可为水平散射几何中子反射
本文对轧后采用连续冷却方式时,终轧温度对低Si 含Nb 热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组织中铁素体百分含量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化不大,约为3-4μm 之间;终轧温度对屈服强度影响不大,但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增大,屈强比和延伸率降低,n 值升高。优化工艺窗口可得到抗拉强度750MPa 以上,屈强比低于0.66,n 值大于0.17,延伸率高于22.5%的双相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