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大蒜种植土壤对辣椒疫病的抗病潜势及其主要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ml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田间与盆栽试验相结合条件下,研究了辣椒连作土壤种植小麦和大蒜后对土壤抑制辣椒疫病能力的影响,并从土壤性状方面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种植小麦显著减少辣椒疫病的发生率,而种植大蒜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害.小麦土壤EC和硝态氮含量最低,pH最高,而大蒜土壤与之相反.小麦土壤无机物组分不利于辣椒疫霉游动孢子的萌发,有机物组分却利于孢子萌发.而大蒜土壤积累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利于孢子萌发.与对照土壤相比,小麦和大蒜土壤均表现为利于辣椒疫霉游动孢子萌发和辣椒疫霉生存.土壤酶活和Biolog指数显示,小麦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大蒜田土壤,大蒜田土壤又高于对照.大蒜田土壤辣椒疫霉浓度和病原菌占真菌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小麦田土壤.土壤化学性状和病原菌浓度方面,小麦和大蒜田土壤表现为增加辣椒疫病发生率,而大蒜田土壤更为显著.但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方面,小麦田土壤表现为对辣椒疫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大蒜田土壤则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因此,与小麦轮作可提高土壤抑制辣椒疫病能力,而与大蒜轮作可能反而会增加辣椒疫病发生率.
其他文献
本文以1979-1986年(以下简称1980s)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以下简称2010s)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阶段这两个时期的pH数据成果为基础,运用arcgis对比分析30年间江西省水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江西省水田pH总体呈酸化趋势,2010S江西省水田土壤pH平均值为5.19,较30年前的5.50下降了0.31个单位;土壤酸化的空间方向趋向西南,其中酸化最突
面对土壤污染严峻形势,构建土壤质量标准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的土壤质量标准,阐明了我国与土壤质量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分析了我国土壤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结合土壤类型、利用方式、环境建设、农产品品质及国际贸易等,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及时修订相关的土壤质量标准,逐步完善土壤质量标准化体系.
坡耕地作为区域性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最为严重土地利用类型,直接威胁着当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耕层土壤质量对自然因素和人为耕作活动的影响反映较敏感.本文以南方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及其垂直深度的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库特征、土壤养分特征及耕作性能差异性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明显,其中以重庆坡耕地土壤物理质量最差,表现为
采用熊恒多、范业宽改进的Bowman-Cole法,对延边州龙井市苹果梨园不同土壤剖面有机磷组分的分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龙井各栽植年限苹果梨园中,除个别土层外,亚表层含量均低于表层含量;随土壤剖面不断加深,各有机磷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减少;苹果梨园和对照组有机磷各组分占有机磷总量的比例不尽相同,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组分均为中活性有机磷,为延边苹果梨园土壤中最重要的有机磷形态.
水分特征曲线是反映土壤持水性、供水性和水分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为明确深耕措施对黑土水分特征及有效性作用与影响,本研究以水分特性曲线为基础,开展深耕与常规耕作两种不同耕作措施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水分动态变化、土壤孔隙组成及土壤持水特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深耕可以降低各层土壤固相比例,降低幅度为6.4%~9.6%,提高土壤有效孔隙度,土壤有效孔隙增加幅度为5.48%~82.00%;深耕可以提高土壤饱和含水
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也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中,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往往经济成本过高,尤其对于大面积污染的情况.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有机污染农田土壤的手段,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治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PAHs污染农田的修复过程中.
研究垄作免耕对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的影响,同时对比不同起垄高度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差异,旨在为冷浸田土壤改良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该研究以湖北冷泉烂泥型冷浸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垄作免耕田间管理方法,设计平作(CK)、起垄10cm(LG10)、15cm(LG15)和20cm(LG20)4个处理,分别采集垄上不同土壤深度土层(0~5、5~10和10~25cm)样品,进行
锌是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也是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研究黑土中锌元素的形态及其有效度对保护黑土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黑土上1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化学研究法,分析评价黑土中Zn形态转化及锌的有效度.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黑土中DTPA-Zn含量为1.96mg/kg,长期施化肥显著增加黑土中交换态Zn和无定型氧化铁结合态Zn含量,从而显著提高黑土有效Zn含量,可增至3.3m
为探究中国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碳(SOC)随海拔变化规律,选取了广东省罗浮山作为研究对象,从山脚到山顶(海拔280~1210m)共布设了10个样点,分别采集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有机碳组分及其与海拔、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均随海拔高度上升逐渐增加,0~20cm土壤有机碳
良好的土壤肥力状况对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张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分析土壤CEC与其相关控制因子(即:土壤黏粒、有机质、pH)之间的空间非稳态关系.以往对土壤CEC与其相关控制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最小二乘法(OLS),这是一种总体的回归方法,无法反映局部区域内各主控因子对土壤CEC的影响情况.本文中选取地理加权回归(GWR)一种局部的回归方法来探讨土壤CEC与其相关控制因子的空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