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旱—盐胁迫对刺槐生长及盐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

来源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盆栽控NaCl、控水的方法,研究了2个刺槐无性系(W1和L78)的生长及体内盐离子分布、选择性吸收(运输)离子对干旱、旱—盐胁迫的响应,探讨了无性系对2种胁迫响应机理的异同及抗旱与耐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2种胁迫均明显抑制了2个无性系的生长,其中旱—盐胁迫对生长的抑制较干旱胁迫强,干旱胁迫抑制W1生长的作用强,而旱—盐胁迫抑制L78生长的作用强。2)2种胁迫下,L78根的RSK.Na、RSCa.Na、RSMg,Na小(与W1相比),而叶的RsK.Na、RSCa.Na、RSMg.Na大,造成根中K+、Ca2+、Mg2+的匮乏,是2种胁迫抑制L78生长的共同原因。L78根控制Na+吸收和向地上部运输的能力差,是旱—盐胁迫进一步抑制L78生长(与干旱胁迫相比)的原因之一。3)在旱—盐胁迫下,W1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矿质营养水平,尤其是K+、Ca2+,同时根系对Na+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运输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耐盐能力。4)干旱胁迫下,W1根中离子总量降低幅度较L78大,表明无机离子在渗透调节中所占的比重较L78小,暗示有机渗调作用加强,加大了自身物质和能量的消耗,造成干旱抑制W1生长的作用较L78大。
其他文献
测定了云南永仁县万马乡2株云南松(29龄和128龄)不同冠层高度的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龄树木、不同叶龄SLA和LDMC的差异,初步探讨了SLA和LDMC在云南松冠层中的垂直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对于SLA,29龄云南松当年叶和1年叶比128龄云南松分别高27.66%和16.71%,对于LDMC,128龄比29龄分别高14.67%和5.10%;
本研究通过对阿尼玛卿山地自东向西5个坡面20个祁连圆柏采样点的树轮宽度年表分析,发现采样点树木年轮宽度年表中的信噪比SNR和样本总解释量ESP的数值都较高,说明年表中含有较强的环境信息;树轮宽度年表之间的平均相关为0.35(大多都达到95%的置信程度),表明具有较好的区域一致性。聚类分析的结果使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分成东西两大部分,而东西区域的第一主分量显示出西部树木年轮的指数序列明显长于东部即树木生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树皮是白桦采伐与加工剩余物,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为充分发掘白桦树皮的经济价值,本文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白桦树皮精油的产品得率及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石油醚索氏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萃取得到白桦树皮精油,精油得率分别为0.52%、0.78%和0.17%。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精油的得率虽略低于石油醚萃取法。但所得精油的品质优于石油醚索氏提萃
杨树黑斑病是由杨盘二孢菌引起的,是杨属树种主要的病害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杨树抗黑斑病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从病原菌接种72h后的杨树叶片构建的2个cDNA文库中挑选2952个克隆制定cDNA芯片,分别取接种4、24、48、72h和7d的叶片RNA为材料,以接种前的叶片KNA为共同对照,采用反转第一链标记方法标记样本并进行芯片杂交,研究不同接种时间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在接种的最初阶段(4h)
杨树黑斑病是由杨盘二孢菌引起的。是杨属树种主要的病害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杨树抗黑斑病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从病原菌接种72h后的杨树叶片构建的2个cDNA文库中挑选2952个克隆制定cDNA芯片,分别取接种4、24、48、72h和7d的叶片RNA为材料,以接种前的叶片RNA为共同对照,采用反转第一链标记方法标记样本并进行芯片杂交,研究不同接种时间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在接种的最初阶段(4h)
以甜杨的无菌苗为材料,4 ℃低温处理24h,提取总RNA,采用电子克隆和RT-PCR相结合的方法首次从杨树中分离到一个新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其cDNA长1697bp,可编码510个氨基酸,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均与其它植物G6PDH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说明所获得的cDNA是甜杨G6PDH基因(PsG6PDH,AY445917)。同时,运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甜杨G6PDH基因组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西邛崃境内的马尾松、柳杉和杉木三种针叶树种及其立地环境的调查,野外岩石、土壤、植物样品的采集,并在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岩土环境和牛物累积等方面的信息,筛选提取岩—土—植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迁聚特征,其结果表明:首先,邛崃的砂岩母质是富含As、Hg、Al元素,而缺乏Cd元素的地质体;其次,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在各层位间的分配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主要有“V”字型、“L”型和N”字型三
从1973年以来,森林植被模型在美国就被作为森林生长模拟模型来使用,森林植被模型被广泛用来评价林分的生长状况和预测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林分未来的动态变化,森林植被模型能够模拟各种不同的森林类型和林分结构,包括同龄林、异龄林、纯林和混交林,以及单层混交林和复层混交林等。同时,森林植被模型能够模拟大多数主要森林树种、森林类型和林分条件在不同森林培育措施,包括疏伐、施肥等措施下的变化状况。森林植被模拟体系
本文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为研究区,基于典型样地调查方法,首先对该区林下更新种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logo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与更新种出现特性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了更新种的出现频率和立地、林分结构、人为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分不同更新种论述了影响更新种出现频率的关键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下建议:1)根据立地因子对更新种分布频率的影响结果,在更新种管理目
本文研究了刺槐无性系U2、U5、U7、U9、8041和NC苗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及年变化,并对不同无性系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刺槐无性系苗木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不同季节呈不同趋势,光合速率6、7和8月份一般呈双峰型,9月份呈单峰型;蒸腾速率6、7月份一般呈双峰型,8、9月份呈单峰型;无性系间在波动幅度和到达峰值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季节变化上,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