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弱异常识别与提取--以拉脊山东段地区为例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球化学元素携带了某种矿化信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可直接或间接地揭示矿化溯源问题.随着深部找矿的深入研究,地球化学弱异常识别与提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的识别,主成分分析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但是地球化学数据作为典型的成分数据,其闭合效应可能使原始数据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产生虚相关.本文对青海拉脊山东段3个1:50000图幅水系沉积物数据使用对数比变换、稳健多元统计和分形(多重分形)方法进行处理,确定矿化间的关系,进而识别并提取矿化组合背景及异常,为该地区深部找矿提供方向。
其他文献
零价铁(Fe0)活化过硫酸盐对于原位修复地下水氯代脂肪烃污染极具应用前景,其独特的优势体现为:Fe0作为廉价易得和环境友好的重要Fe源,能够活化过硫酸盐进而有效降解地下水中氯代脂肪烃,可以用于构建Fe0 活化过硫酸盐体系渗透性反应墙;过硫酸盐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硫酸根,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强化生物降解过程.因为微生物OB3b好氧降解TCE产生的C同位素分馏虽然小于Fe。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过程产生的C同位素分
近期研究表明,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110 Ma)可能来自于经历了不同部分熔融程度的软流圈地幔源区,并且这些软流圈地幔曾经历了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的交代.Cr同位素组成的差异也不是岩浆分异作用导致。因此认为这些样品的Cr同位素组成差异应该反映了其地慢源区的不均一,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物质加人有关。
莱芜张家洼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鲁中地区,是典型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因其地理位置、成矿条件与河北邯邢式铁矿相近,故也被认为是典型的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床.矿区经历的围岩蚀变有碱质交代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以及矽卡岩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蚀变程度的加深,Fe=03的含量逐渐减少,由10.74%降至1.67% ,Na=O+K=O含量逐渐增大,由3.98%增至8.93%。其Fe同位素也有着较大的变化范围,随
川东宣汉地区是重要的油气分布区,也是杂卤石及富钾卤水分布区,该区下、中三叠统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其岩性组合为碳酸盐岩与蒸发岩互层,也是宣汉地区主要含卤层段,其中的断裂、褶皱及其总体构造形变特征等对卤水的富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总体上来看,该区的碳酸盐岩具有明显的海相碳酸盐岩,部分地段(雷一段)C同位素明显偏低,推测有深部流体的后期改造。而深部流体的改造对研究区的富钾卤水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巴音戈壁组上段砂岩蚀变特征总结如下:(1)红色氧化砂岩可见有褐铁矿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具有Fe3+ , pH值高,U含量、U/Th、还原性低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氧化特征。(2)黄色氧化砂岩可见有褐铁矿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具有Fe3+Fe及pH高,U含量、U/Th、还原性以及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的特点,氧化程度略逊于红色氧化砂岩。(3)含矿砂岩主要为黄
萨热克砂砾岩型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萨热克巴依中生代山间拉分断陷盆地中,以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冲积扇相砾岩类为储矿层位(方维萱等,2015,2016;刘增仁等,2014).本文在系统对萨热克铜矿区进行实测构造岩相学剖面研究基础上,采用钻孔及坑道的大比例尺(1:1000 -1:200 )构造岩相学相体解剖研究,探讨萨热克铜矿床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赋矿层的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盒8段为该区域地层主要的产气层段,而砂体展布与气藏的生储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在前人工作及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地球物理测井和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对研究区约200口测井数据带进行整理以及测井的解释.通过编制盒8段东西向和南北向连井砂体剖面图和砂体展布平面分布图,深入精细刻画盒8段的小幅构造特征和沉积相类型.从而进一步解释研究区盒8段砂体展布规律.
冀北坳陷位于燕山地区东段,中-新元古界烃源岩发育,油苗/沥青显示丰富,是中国前寒武系勘探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龙潭沟古油藏位于冀北坳陷党坝向斜带东南翼,下马岭组沥青砂岩为遭受破坏的古油藏储集层,虽然前人对龙潭沟古油藏基础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剖析,但关于油气成藏流体性质及成藏时限的研究尚显不足,深入研究龙潭沟古油藏油气成藏期与成藏流体性质,无论对于了解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的油气运聚过程,还是开拓中国新的
新疆萨热克巴依盆地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含矿地层为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杂砾岩,其上部围岩为下白垩统泥质粉砂岩,萨热克铜矿北矿带铜矿体切层-顺层断裂中可见沥青等有机质,下-中侏罗统地层发育煤线和煤层,在萨热克铜矿南矿带下白垩统地层中发育辉绿辉长岩脉.通过采集萨热克铜矿中不同岩(矿)石进行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萨热克铜矿北矿带中的铜多金属矿化与盆地深部流体的叠加成矿作用密切,而与盆地中的基性岩浆活动
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系统中,烂泥沟金矿是最早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包括烂泥沟金矿在内的国内外卡林型金矿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金在含砷黄铁矿增生环带中以不可见金的形式赋存.因为大部分金都赋存于黄铁矿的增生环带结构中(Cline,et al.,2005,Hu,et al.,2002),所以含金增生环带的形成过程就是卡林型金矿的成矿过程,对增生环带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卡林型金矿的成因机制提供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