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切要》托名傅山考

来源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傅山医学专业委员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图书馆馆藏《医学切要》手抄本,署名“阳曲傅青主手著”。将《医学切要》自序及内容与王肯堂《证治准绳》比较,可知《医学切要》实系《证治准绳》杂病部分的删节本,并非傅山所著。
其他文献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抗菌药物不断问世,使其成为抗病原微生物强有力的武器。 与此同时抗菌药物合用或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但由此引发的不良性药物相互作用也呈增长趋势。因此,临床医生掌握常见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知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抗结核药、抗真菌药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本文对心理因素与合理用药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临床病人在进行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对主治医师威望的承认程度、迷药心理、拒药心理,及药物本身制剂特点相关的不同心理因素,讨论了相应临床药效的变化。明确患者的心理因素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目的: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依那普利在不同时间给药的降压疗效。方法:入选者48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人。两组均给予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2.5 mg,1日1次;其中A组于上午6:30服药,B组于上午8:30服药。结果: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两种给药时间之间降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治疗前比较,降压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10 mg+
目的:通过对该院常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8年度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6种常见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为K-B法,分析软件为Whonet5.2。结果:四年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5.8%、72.5%、70.7%、78.9%,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15913张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挑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在15913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3554份,占抽查处方的22.33%,主要表现在药物配伍不合理、儿童用药不合理、给药方法、用量、药物使用时间、滥用抗生素、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只有医师、药师及
目的:寻求控制门急诊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7年4月~12月间该院门急诊静脉输液中心出现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进行分析,以期找出相应对策。结论:采取措施后,该院门诊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渐趋合理。
目的:调查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存在问题,以减少用药差错和纠纷,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门诊处方100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关于“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的7条规定进行不合理用药检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在1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97张,处方合格率为98.03%,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选药不当、剂型选择不当、药物剂量
随着人们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识的增强,《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对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以及“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用法用量、使用周期、用药习惯等误区。本文对滥用抗生素、不恰当的给药途径、不合理的用药疗程、不适当的联合用药、给药时间的不合理等进行了论述。
药品是特殊商品,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7条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然而在该院住院药房的日常工作中,药品送至病区后由于各种原因要求退药,是常见的问题。由于住院药房服务对象主要是该院各病区的住院病人,那么在配送的药品是由各病区保管而未离开该院的情况下,禁止退药势必会影响患者权益,造成医患纠纷。由于,过于频繁的退药现象不
本文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对目前3种评价方法进行阐述,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并着重探讨了每种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病、证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就借鉴量表测评法、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构建中医临床评价体系等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