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牧区牧户家庭信贷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实地调研

来源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贷风险大、利润小、周期长和分散化的特点决定了农户在信贷活动中的弱势地位。相比于农区,牧区地广人稀,气候灾害频发,信贷需求和供给的矛盾更加突出。牧区的边远性、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口的分散性等特点,使得利用第一手资料来研究牧区金融更加困难。采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4个牧业旗实地调研的201户牧户数据,分析了牧户的信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牧户在贷款方式、贷款额度、贷款来源以及贷款用途等方面表现出与农户明显的差异,家庭人口特征、生产性资产、财产禀赋以及信贷供给因素显著影响牧户的信贷行为。基于以上发现提出,牧区金融体系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农户和牧户在信贷行为中的差异,根据牧户贷款额度大和时间集中的特点,创新信贷产品的设计,合理确定还款期限;针对贷款成本大的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应减少贷款审批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抵押或担保手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其他文献
城市流域建设是流域生态维护的重点.针对在研究和实践中对生态补偿内容和水权、排污权之间存在内容交叉重叠可能性及黄河流域水交易市场实践落后的现状,笔者选择黄河上游面临严峻环境压力的重点流域兰州段,进行区段划分.以其为例,讨论和分析城市流域水交易市场构建因素、生态补偿的相关内容,提出基于水交易模式下的生态补偿机制,为学者研究和政府提供参考.
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脆弱地区问题更为突出.在实践中,各国政府、一些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等所主导和实施的生态补偿项目,或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往往同时具有环境保护和农村减贫的双重目标.首先,本文根据大量国内外文献,从理论上综述了这两类政策或干预项目实现减贫和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并从设计、实施和绩效三方面提出了对该两类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的框架.其次,以陕西安康市为
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但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政府一直以来以环境管理者的主体身份,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法律法规和行使环境管理权对环境污染加以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弊端已经显现,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正逐渐向"社区自治""企业自愿""全过程控制""合作管理""伙伴式管理"以及"从环境管理到生态管理"等模式转
根据2008-2012年7个国家12个玉米生产者的调研数据,分析玉米的成本收益现状,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玉米生产者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及不同投入要素对玉米单位产出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经济效益总体较好,生产玉米的单位总成本较高,肥料费、土地费用、机械费及种子费是四类主要的成本要素,除农药费和燃料费下降外,其他要素均呈上升趋势.②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呈逐年上升
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主导产业是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战略.然而,政府推动的县城主导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如何?它们在特色工业园内是"名副其实"的产业集群,还是仅仅是企业聚堆?为此,研究利用林业统计数据和彰武县林产品基地的企业调查数据,描述并评价政府推动型县域主导产业的集群状况,基于分析结论探讨影响他们成长的原因.研究发现:该政府推动型县城主导园区产业正处于"有企业聚集,但无产业集群"的初始阶段,集群水
农户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其技术需求行为的发生和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2012年全国19个甜瓜生产省区市419个甜瓜种植农户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甜瓜生产技术的需求与供给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多元Logit回归模型,探究了农户对不同类型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甜瓜生产技术的需求与供给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植面积、生产方式、家庭务农人口数
基于消费者调查数据,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能接受的价位、口感、信息获取、促销活动、产地情况的微观角度,结合Logistic模型进行橄榄油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橄榄油口感、信息获取、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者教育程度、橄榄油价位、产地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橄榄油市场
随着中国粮食进口规模的扩大,粮食进口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分析了在进口来源布局对一国粮食价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进口来源布局变化对一国进口价格波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其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基于2005-2012年的中国大豆进口月度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南美半球在中国大豆进口中所占份额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中国大豆的进口价格及其波动性.因此,中国
近年来随着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生物乙醇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玉米作为生物乙醇的主要原料,对其需求的增加带来价格持续的上升,从而强化了能源市场与粮食市场间传统的关联关系.玉米是我国进口的主要粮食品种,能源与粮食市场的关联加深可能会使得波动通过贸易途径溢出到国内粮食市场,并使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的因素更加多元化.利用2006-2012年国际原油、生物乙醇、玉米以及国内玉米的月度价格数据,建立TGA
运用坝土地区5个县6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各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促进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坝上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尤其是生态种养业产业化模式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兼业产业化模式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