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 :陕西省提升农技推广能力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坚持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做到农业技术推广更加严格规范、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县各级都能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坚持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夯实农业基础,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对冬虫夏草的寄主蝙蝠蛾和中华虫草菌作了简要介绍,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使冬虫夏草越来越少,将面临灭绝的境地,对此提出了建立保护区、实行采休制度、采挖资格管理的措施,并建议进行人工养殖,以供参考.
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冬虫夏草资源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但采挖过度、产区生态破坏严重,产量逐年下降,品质严重退化的现状,提出建设冬虫夏草资源保护区的必要性。分析冬虫夏草资源快速再生技术和科学利用措施,以有效保护三江源地区的冬虫夏草资源,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为推动三江源生态补偿从理论向实践的突破,本文对近年三江源地区在生态补偿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最后从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转变发展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三江源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之一.本文针对三江源区社会经济落后,过度放牧与乱垦滥挖等人类活动草地退化等生态问题构建了三江源区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该机制是协调三江源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促进三江源区可持续发展,进而加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在分析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对象和补偿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完善三江源生态
本文阐释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论述了三江源区生态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概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践;揭示了三江源区生态补偿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三江源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
眉县是农业部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几年来该县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强化公益性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机构,提高队伍素质、完善运行机制.通过开展科技入户、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育新型农民等措施,努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植被脆弱、恢复缓慢的实际情况,国家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本文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政策,阐述了实行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当前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在实行四级农科网时期,乡(镇)曾经有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但在机构调整,特别是有赏服务期间,多数地方,已不存在.实践证明,乡(镇),上接县(区),下联农村,还担负着培养和使用农技员的的繁重任务,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加强乡(镇)农技推广组织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技推广能力,推进科技创新.因此,作者建议,建立、健全乡(镇)农技站.
本文作者通过三十多年来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深刻阐述了自己对基层农业技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客观反映了秦都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领导重视不够,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政策落的不实,以及技术队伍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此,提出不仅要加强领导,重视调研,还要增加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以及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素质并要认真实施农技推广项目,科学制定推广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农业科技转化的有效途径.农技推广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决定着我国农技推广工作进行程度的前提和保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和一套高效能农技推广体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