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政治身份、政治关系和子女收入

来源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12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CGSS2005年的数据,通过一个与父母能力、子女能力和社会资本几乎无关的外生事件——拥有政治身份的父母的退休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来确认政治关系特别是权力的寻租效应的存在。结果表明,父亲在职和党员的交互项对子女收入的显著影响,确认了党员父亲退休效应,也即政治关系的存在。还通过除年龄平均后的回归试图更加有效地解决父亲年龄和子女年龄进而和收入相关的问题,以及通过父亲教育和退休交互项对于子女收入影响显著不同于父亲党员,进行了侧面的证明。尽管政治关系是否具有寻租效应一直存在争论,但本文可能是第一次在个体层面上较为有效地证实了其存在。这一研究结果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含义。
其他文献
以长江经济带中上游82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并结合GIS的空间方法定量研究了环境约束下长江中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结果 表明:①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各个地级市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差异显著,且不同城市在各个分模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表现不尽相同.②各省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绿色承接能力普遍较强.③产业绿色承接能力由中游向上游,中游地区城市的承接能力整体上优于上游城市.最后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但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必须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缓解供需矛盾。基于此,从探讨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入手,本文拟重点探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基于“跨时间”视角的旅游供给侧改革,即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古代一批历史景观,再现古代历史人、事件、传说、神话故事,为现代旅游业增加新的历史文化旅
会议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利用大数据对城市间联系进行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利用百度迁徙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仅为0.4315,城市间联系度不高,处于弱连接状态;(2)长沙、武汉、南昌三个省会城市中心性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3)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较明显的核心边缘趋势,呈现“金字
产业革命爆发后,城市群开始在西方国家出现.而随着信息产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群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城市群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在空间上的反应形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它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与人口组成、基础设施布局、资源分配与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融合体,因此城
会议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4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表明中央高度重视城市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管理课程”。城市管理专业在中国已经开设了15年,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城市管理纳入专业目录。经过1
城市群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科学有效识别城市群各城市职能,并以区域协同创新引导城市职能优化。立足既有文献,文章运用最小需求量法计算出城市基本职能比重,并结合基于纳尔逊法的麦克斯韦尔法对城市职能强度进行识别与细化分类。根据识别和分类结果,综合考量城市职能优势、规划定位、中心城市职能结构层次等因素,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讨城市职能的识别方法与优化策略。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我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实质上也是一部生态文明的演变史。树立现代生态文明观,就是要尊重自然,走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之路;顺应自然,走和谐平等的民生共享之路;保护自然,走智慧科技的创新发展之路。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要按照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路径,努力建设书香江西、智慧江西、幸福江西,打造文化中国、创新中国、和谐中国的江西样板。
湖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空间,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经济空间格局,促进经济健康均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选取2007-2014年湖南省101个县级单元经济密度作为研究指标,运用G*指数和标准差椭圆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湖南省经济空间格局呈现高值集聚,以长株潭地区为经济核心;2007到2014年间,湖南省经济空间发展不均衡,逐年向东北方向偏移,方向性显著。依据湖南省经济空间格局
本文以出口贸易与自主创新的视角,系统考察出口是否促进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并提出理论假设。借助于1999-2003年和2005-2007年间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Tobit模型,就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是否具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在样本观察期
基于实体经济运行的视角,本文通过地区间行业内成长同步性检验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依循菲斯曼和洛夫(Fisman and Love,2004)的研究思路,文章以1999-2006年间我国30个地区约约个工业行业为样本,运用林(Lin,1989)提出的一致性相关性系数估算我国两地区间行业内成长同步性,同时构建以非国有部门信贷比重来衡量的金融发展指标,结果发现,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