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堤岸桩锚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征试验研究

来源 :2013年江苏省地基基础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2008zxff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某软土堤岸支护工程,通过现场实测对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全程动态监测.通过测量各工况下桩身水平位移及桩身钢筋应力值,绘出桩身水平变形曲线及桩身钢筋应力曲线并作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锚索预应力的施加对桩身变形控制作用明显,在锚固力的作用下,钢筋轴力沿桩身出现了两个轴力零点,一个位于桩身底部,该零点以下的钢筋轴力全部由受压变为受拉状态,呈抛物线状分布;另一个桩身钢筋轴力零点出现在桩顶部,该零点以上的钢筋轴力变化由受压变为受拉状态.在进行堤岸后期堆载时,锚索预应力对桩身变形及轴力作用效果比土体作用小.
其他文献
为了确保无锡桃花山垃圾填埋场扩建场地垃圾填埋的安全,需要开展垃圾坡面渗滤液高度的实时安全监控研究.通过布置垃圾土坡坡面渗滤液高度监测点,得到2011年、2012年各测点渗滤液水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扩建淋滤液水位在安全控制范围之内.
某基坑采用SMW工法桩+两层锚杆的支挡型式,当施工到第二层锚杆时,基坑出现了险情——坡顶地面开裂,三层框架结构商铺的不均匀沉降差达0.005L,超过了GB 50007-2002规范所规定的不大于0.002L的允许值.本文试采用JGJ 120-99、JGJ 120-2012基坑规程和DG/TJ 08-61-2012上海规范,对该基坑原设计、设计变更和实际施工第二层锚杆时的工况进行了内力和稳定性的计算
南京火车站北广场CE段高边坡为永久性结构,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加四层预应力锚索的联合支护体系,通过对边坡开挖过程中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桩顶水平位移、锚索内力等的变化规律.实践结果表明对卸荷量较大的高陡边坡,采用桩锚支护能够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受力均匀合理,施工安全方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类似高边坡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结合高强预应力空心方桩在某燃机电厂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HKFZ方桩与PHC管桩的经济性,并对试桩成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HKFZ方桩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适合在电厂工程中推广应用.
岩土工程安全监理推行时间不长,还处于培育、探索、发展过程中,对安全监理的认识也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深化.由于桩基工程在施工环境、隐蔽性等方面有其固有特性,其安全监理的方法和手段更值得研究.首先从责任体系、工作内容和方法手段三个方面对安全监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某火车站站房改造桩基工程的安全监理实例,对桩基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初步探讨.
控制地基变形已成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原则.介绍了现行规范中天然地基和桩基础沉降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要点,并据此成功开发了计算机程序,考虑了相邻荷载的影响,解决了由程序利用压缩试验曲线直接计算实际应力段压缩模量值的难点,为建筑物沉降预估提供了有益工具.
基坑支护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是很重要的环节.当透水层较厚时,从安全经济的角度考虑,止水结构通常采用悬挂式帷幕,整个基坑不能形成全封闭止水体系,这样坑内降水势必会引起坑外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临近已建物沉降加剧.本文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FEFLOW对基坑降水过程中周围地下水的渗流进行数值模拟,求得任意位置水位的降深,再根据分层总和法计算临近建筑物的沉降.经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根据南通地区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桩基勘察中的要点,论述了几种常用桩型在南通地区的适用条件、使用情况以及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等,分析了典型失败案例,对该地区类似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Geddes应力法虽然实现了桩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由于没有考虑筏板的刚度贡献,造成各桩均分上部荷载,与实测桩顶反力不符.本文对Geddes模型进行了改进,将筏板与群桩刚度进行凝聚,使其能考虑筏板的刚度贡献,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
对一组可回收锚杆和一组普通锚杆分别进行抗拔试验,两组锚杆中可回收锚杆的回收装置部采用柱型锚盘,普通锚杆采用钢板锚盘,其它诸如锚杆位置、土层物理力学条件、锚杆材质、锚杆设计参数、实际施工情况等试验条件均相同.对两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回收锚杆的破坏类型为脆性破坏,原因是柱形锚盘和水泥浆液共同形成的锚固体不能承受锚索的压力,在相同条件下可回收锚杆与普通锚杆相比承载能力有一定差异.在设计施工中要充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