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50耐温抗盐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与试验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2005年三次采油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hi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SC-1有机金属交联剂形成的耐温抗盐交联体系.体系耐温85℃、耐盐80000mg/L,在Ca2++Mg2+≤3000mg/L热稳定性良好,半年粘度保留率大于70%.研究了交联体系的化学交联机理,提出了分子球结构模型.研究了体系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动态交联规律,得出在流动过程中,体系可以发生交联,高剪切速率下交联时间延长.后续水驱条件下,残留交联凝胶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胜利油田东辛辛50温度85℃、矿化度51000mg/L(Ca2++Mg2+=2400mg/L)的试验区开展了先导试验,初步见到试验效果.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固井施工过程中,固井水泥车混配罐液位显示装置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固井水泥车混配罐没有液位显示装置,对固井施工连续性,地面施工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固井质量,提高和完善固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工业用水和水泥浆对土壤的污染,使固井施工作业符合HSE管理体系的要求;研制了;本文针对整个研制过程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对设计原理与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做了重点
本文介绍了BakerHughes公司无线随钻多路电阻率测井仪的系统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该仪器依靠泥浆脉冲传输信号,信号传输速度快,便于定向控制,同时实时传输地层参数数据进行实时测井.在50余口水平井上应用该仪器,减少了由于钻井液污染地层而造成的测井误差,达到很高的砂岩钻遇率.
孪连表面活性剂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很小的cmc值;很低的Krafft点和很好的水溶性;更强的协同效应;良好的钙皂分散性能.本文合成了疏水链长度不同和连接基长度不同的7种系列阴离子孪连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它们的表/界面活性.它们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表明它们有很好的表面活性.它们的cmc都在10-5~10-6mol/L之间,表面张力在26.5~34mN/m之间.它们有非常好的抗一
本文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分散相模型对水平井泡沫流体冲砂洗井时的携砂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泡沫流体的携砂率和停留时间与环空管线倾角的关系,并与相同条件下水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从结果可以看出泡沫流体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而目更适合于水平井.
可动凝胶驱油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完善中的、能够有效改善水驱油流度比、解决油藏层内及层间矛盾、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通过在蒙古林普通稠油油田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的可动凝胶驱油矿场先导试验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较系统配套的可动凝胶驱油配方体系、方案设计和效果评价方法,可为国内外类似油藏有效地改善开发效果起到借鉴作用.试验表明,可动凝胶驱油技术兼具深部调剖和聚合物驱的优点,可以作为一种驱替方
本文利用力学比拟原理,同时考虑引起LPS粘弹性和负触变性的物质基础,尝试建立了含有表征微观结构参数的粘弹-负触变性流体本构方程,并获得了该方程描述滞后环的表达式.同时分别考察了各模型参数对滞后环模拟结果的影响,对各模型参数所包含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采用所建本构方程对LPS流变滞后环进行数值模拟及模型参数确定,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曲线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该理论模型基本能够刻画出LS体系切应力随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对阳离子高分子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实验结果及初步现场试验情况.通过室内研究,对阳离子高分子体系的溶液稳定性、粘浓性质、粘温性质及其与PAM的絮沉特性等物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评价,并利用物理模拟装置,通过岩心驱替试验对阳离子高分子封堵窜聚能力和单一体系提高采收率的能力进行了考察.阳离子高分子与PAM可以发生絮沉作用,能够起到有效治理窜聚的作用.利用阳离子高分子治理油井窜聚,现场实施了
齐40块属于中深层普通稠油油藏,油藏条件适合蒸汽驱开发.所开展的蒸汽驱先导试验,经过6年多的现场实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本文从油藏工程研究的角度,论述了蒸汽驱试验方案设计、先导试验注采特征、试验效果以及操作调整的主要做法.
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采收率,但因其特殊井身结构,井下温度压力监测一直是个难点,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光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油井监测的新型传感材料,具有耐高温、抗压、防腐、防爆和抗电磁干扰等特点,非常适合SAGD水平井的长期实时监测.采用分布式光纤测量系统,可以实时同步测量等步长的温度点,实现水平井的全井段监测,采用光纤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井下压力,通过对上述
本文介绍了聚合物驱井下单管分层配注工艺技术的技术组成、工艺原理、技术指标、技术特点、主要配套工具及现场应用.该技术实现了聚合物驱井下单管多层分层配注,分注层数达3层,在单层流量180m3/d时,可以产生压降3.6MPa以上,对聚合物剪切降解率小于6%,投捞调配负荷小于4kN,现场试验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