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检测灰飞虱胁迫下水稻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02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能引起植株黄叶、枯死,造成千粒重下降,稻米品质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灰飞虱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RSV)、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等重要病毒病的媒介。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灰飞虱为害不同时间处理(0h、12h、24h、36h、48h、72h),应用特异性引物,对灰飞虱胁迫下抗虫和感虫水稻材料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基因、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基因(Pox)、过氧化氢酶(CatA)、几丁质酶(Rcht2)、PR-1病程相关蛋白等防卫基因进行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实验得到一组基线平整、斜率大、指数区明显的S形荧光曲线。结果表明,在灰飞虱取食的12h后,pal和p450基因在抗虫和感虫水稻叶片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R-l病程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此外,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基因(Pox)、过氧化氢酶基因(CatA)、几丁质酶(Rcht2)基因在抗感材料中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他文献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本药用植物,以含树脂的木材入药,是中药沉香的唯一基源植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香料和药材需求量大,大量白木香遭到滥采滥伐,导致其野生资源濒临枯竭.近年来在广东、海南等省已开始大规模种植白木香,但随着树龄增大,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一种鳞翅目害虫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目前白木香种植产区
在农业害虫及其天敌对各自寄主寻找和定位行为过程中,嗅觉起重要作用.在蚜虫及其天敌嗅觉分子机制研究领域,蚜虫报警激素(E)-β-法尼烯(EβF)是重要研究对象.已有报道豌豆蚜的气味结合蛋白ApisOBP3对EβF具有特异的亲和能力,因此,OBP3被认为是蚜虫感知EβF的气味结合蛋白之一.OBP3在蚜虫中十分保守,也说明该蛋白在蚜虫的嗅觉感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开展多种蚜虫及其天敌等昆虫的E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能侵染几乎所有柑橘类植物,造成植株经济寿命减短,产量降低,果品质劣经济价值降低,从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韧皮部杆菌属的3个暂定种: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非洲种(Ca.L.africanus)和美洲种(Ca.L.america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编码的辅助成分-蛋白酶(helper component-protein-ase,HC-Pro)是第一个被鉴定的RNA沉默抑制因子.HC-Pro抑制RNA沉默的能力往往和病毒的致病力、协生能力相关.为了明确HC-Pro结构对抑制RNA沉默功能的影响,我们对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HC-Pro进行定点突变,获得了3个突变体,分别是F6 Del、NuDel
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是引起中国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病毒.本研究经过单斑分离,从中国保定表现矮花叶症状的玉米上得到一个SCMV分离物BD8,通过RT-PCR和5′RACE扩增了其全基因组,并测定了其核苷酸全序列.除3′poly(A)外,BD8基因组RNA长9 576nt,其中5′UTR长148nt,3′UTR长236nt,ORF由9 192个碱基组成,
构建侵染性cDNA克隆是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研究病毒致病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TVB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可以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或者汁液接触传播.近几年来,TVBMV在我国烟草上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我们测定YND和HN39两个TVBMV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我国TVBMV群体的遗传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毁灭性病毒病,而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自2006年以来,我们陆续在广东及广西多个地点发现朱槿曲叶病和黄秋葵黄脉曲叶病。病原检测、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病害是由CLCuMV侵染引起的,并伴随有卫星DNAβ分子;进一步比较显示,华南不同地理区域的分离物DNA-A及D
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是RNA和蛋白质,这两大类物质及其次级产物维持着整个生命的有序活动。任何基因表达调控程序上的缺陷或紊乱,均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烟草IP-L基因是研究发现的与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外壳蛋白互作的寄主基因。为初步了解IP-L的表达调控规律,并为揭示其功能提供信息,我们用PCR方法克隆到
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属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又名中国蔷薇,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朱槿曲叶病在我国广东、广西严重发生与流行,疫区病株率高达80%以上.病株典型症状表现为叶脉增厚,叶片向上卷曲,叶背有耳状突起,叶片变小黄化,植株矮缩,开花受阻,最终造成落叶或整株死亡.
会议
针对褐稻虱强致害力生物型的发展,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一批抗褐稻虱种质资源,利用田间高致害力褐稻虱种群进行苗期鉴定和抗性单株分离提纯.获得了抗性材料5份,中抗材料8份.分别占鉴定材料的3%和4.8%.对抗性株进行抗性提纯,经三代提纯,从两份种质中,获得12个纯抗株系.用纯抗株系进行抗虫育种,获得了高抗褐稻虱的杂交稻恢复系及常规稻品系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