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演进视角的关键技术可视化分析--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作为研究对象,以技术演进理论为基础,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采用Σ 指数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演进分析,并将1994-2009年间的关键技术划分为四个分布时段。之后对德温特手工代码所表征的技术主题进行了解读,最终本文揭示出了不同时段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演进路径。
其他文献
为研究基于信任和承诺的良好的IT外包关系中的培育机制,基于IT外包能力观、结合企业间关系管理的合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两种视角,构建了客户IT组织的技术能力、业务/IT协调能力、服务商管理能力与关系互动、合约完备性和关系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20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T组织的业务/IT协调能力和服务商管理能力一方面促进交流、信息分享、参与协作等关系互动过程,从而增进信
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但创新效率却有待提高,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分析我30个省区市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研究表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不平衡的状况十分突出,技术创新投入规模有效性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增强研发能力和技术转化率,是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
我们以中国汽车行业1995年——2008年战略联盟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从整体网络结构、企业的网络位置、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性质四个方面探究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的结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于企业的结盟行为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而网络密度对企业的结盟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中介中心性对于企业结盟的影响存在倒U 型关系;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结盟行为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联盟网络中创新能力较高的
研究网络嵌入性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关系一直理论界和实业界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网络嵌入、战略定位与成长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在对125 家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企业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价值网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企业成长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机制不同;战略定位除了对企业成长绩效存在直接效应外,还存在以嵌入性为中介的间接效应。这些新的研
高端制造业已成为各国产业发展重点,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境转移。随着高端制造业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专业化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考察高端制造企业研发活动跨境转移情况就变得非常有意义。本文主要对高端制造企业研发活动跨境转移现状及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技术创新模式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本文以创新模式的开放度和创新成果的新颖度为维度构建了一个四象限图,把公司分为“开放型创新者”,“封闭型创新者”,“开放型改进者”和“封闭型改进者”,然后对三家世界顶级通信设备公司朗讯、思科和华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基于本案例研究,我们认为企业创新模式早期就基本成型,当时的外部环境和创业团队的选择决定该创新模式.后来企业创新模式仍然带有早期模式的核心特征.创新模
中国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平衡性,这更造就了各地区对科技创新扶持力度的不同,进而带来科技产出的差异。本文利用1996~2010 年我国31 个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专利产出水平并不能完全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授权数量可能很大,但并不一定能就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最终能给本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最后,本文的
绘制全球竞争对手的技术网络,并识别其共性技术,是技术管理与公司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全球两大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为例,对其技术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非矿物燃料发电系统、电镀技术、测量仪器、航空器零部件等技术子网络,是两大公司的共性技术子网络。两大公司的主要共性技术领域有航海和航空雷达系统技术、飞机-航空航天-宇宙航行技术、数字计算机技术、交通零部件-轮胎技术和工程记录-测试仪器技术
本文利用二次加权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出我国1996-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各行业专利的投入产出率并依此进行排序,通过排序结果,以1998年为界线将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活动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利用两阶段专利申请量及投入产出率直接的对比分析首次将我国工业企业的33个行业的专利活动特征划分为6大类,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创新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新兴市场利润水平与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但不规范的模仿行为会打击创新企业主动创新的积极性。本文运用博弈分析模型,分析主动创新、模仿者与集群规制者的利益与损失预期,认为集群规制者的监管成本、不规范模仿给集群带来的损失、新兴市场的税收贡献与集群规制者对不规范模仿的惩戒力度等四个因素对创新企业的创新行为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论文最后从上述四个因素的角度对建立鼓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