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在实践中的困扰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ahz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提出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国家标准修订规则的要求,为保证法医损伤鉴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减少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急需有一个全国统一的适应现在损伤鉴定需要并可持续发展的为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如能同时出台相应的释义则更有利于检验法医的实践操作。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火灾中涉及的防火安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对策,即加强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工作,严格实施消防安全审核制度,进一步强化施工过程管理,规范建筑竣工后的消防验收,做好建筑后期消防管理工作,以期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用Identifiler试剂盒复合扩增和基因检测在放入检材的离心管内各加入5ulIdentifiler试剂盒中的MasterMix和PrimerPair后的用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3130XL测序仪进行检测,得到基因分型。20个矿泉水瓶、5个果汁瓶、2份痰迹,经扩增及电泳检测后峰高可达到1000-3000RFU,成功率可达到100%.因此表明采用Identifiler系统直接扩增矿泉水瓶等类似检材的
通过对案件分析,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生物物证及毒理检验,明确了作案现场、作案过程及作案工具,分析了嫌疑人特征、作案人数,定性为图财害命,属抢劫杀人案件,破案后与现场分析推断基本一致。总之在命案现场勘查中切忌主观判断,要全面、细致、客观,以免出现错误判断而影响案件的侦破。
在法医学实践中,根据《人体轻微伤鉴定鉴定标准》第4.5款规定:"外伤性血尿"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三十六条规定:"外伤性血尿(显微镜检查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持续时间超过2周"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例较多,但是存在血尿诊断困难和确定血尿为外伤所致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鉴定质量,防止错误鉴定的发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尝试解决这些难题;司法鉴定部门积极协调卫生及相关部门做好临床医生法
文章通过对一例脑内出血鉴定的分析,指出脑内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肿。可发生于脑组织的任何部位,占颅内血肿的5%左右,好发于额叶及颞叶前端。脑内出血分颅内外伤性出血和大脑病理性出血。法医临床鉴定中对脑内出血的鉴定需要确定是否是外伤性脑血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评定。本案例中确定伤者脑内出血与2013年3月21日的损伤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依据如下:l、根据办案单位调查,刘某患有高血压Ⅲ期多年,糖尿病五年,心脏
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颅内出血病人较为常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颅内出血病人的诊断也日渐准确。但由于临床检商仪器的局限性,在实践检案中也存在误诊。颅内出血可分为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内出血。脑内出血是脑实质内的出血。外伤性脑内出血多伴有脑挫伤,出血部位多在脑实质表面,与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存在。出血量相对较小,范围较局限。该例中伤者有头部及面部损伤,但损伤较轻微。C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及《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等标准已经公布一二十年了,给公、检、法处理相关伤害案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相关各种书籍和微博已经有大量的转载和解释,对于便利办案,功不可没.但是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就在其中做起了文章,参照相关标准的内容,不是伪装就是作假或是诈伤,试图蒙混过关,给他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和(或)重大经济负担,也给法医损伤鉴定本身带来较大的困惑和困
文章通过3例未对某个损伤的检查手段作出相关的行业性的标准性规定,笔者建议专家们在制定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时,最好把诊断某个损伤所需的检查设备、仪器的类型一并标出,例如,四肢长骨和全身主要大骨头骨折以X线DR正侧位摄片检查为标准检查,有疑问的,再行CT和(或)MRI确认为妥,把不必要的CT检查和/或MRI检查作为核实、确认某项损伤的“后台”储备手段比较好;鼻骨骨折也一样照此办理,兴许可以减少
2005年10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正式实施,随着该《决定》执行,司法鉴定改革全面实施,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将不再设有法医鉴定机构,承担侦查任务的公安、检察机构虽仍设有法医鉴定机构,但将不再接受社会委托从事鉴定工作,随之将出现一大批面向社会公开进行鉴定的鉴定机构.鉴定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对鉴定规则产生重要影响,一些以前不被重视的也应该进行重新审视,法医伤情
鉴定意见作为一种法定证据形式,同其他法定证据形式一样,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方可成为定案的依据,这是法律的基本要求.笔者根据法律规定,结合自己近十年来的出庭经验,对鉴定人出庭程序、出庭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包括鉴定人身份资质的法庭审查和认定,多个鉴定人分别出庭或同时出庭,质证中一些注意事项,关于退庭时间,开庭前与法官交流很重要。一份好的法医学鉴定书的完成仅仅建法医鉴定工作的一半,只有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