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粒子及支架植入联合TACE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0512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25I 粒子及支架植入联合TACE治疗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总结分析40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125I 放射性粒子及支架植入联合 TACE 治疗的临床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均能密切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后发热24例、腹痛16例、胃肠道反应12例、呼吸困难1例、尿潴留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感染2例、肝功能损害3例、腹腔出血1例、粒子移位2例、骨髓抑制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显示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脑血管损伤,血管损伤往往会加重病情,由于常规影像检查技术的局限性,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因此,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对于早期发现闭合性颅脑外伤的脑血管损伤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管损伤影像特点,为临床及时发现血管损伤并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品管圈结合PDCA循环工作法在影像科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为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急诊抢救中赢得抢救时机,首先规定将药柜中放置的抢救药品、器械一律放置到抢救车中,成立影像科“抢救车管理小组” 品管圈,通过现况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及整改措施等程序,按照PDCA循环工作法反复进行检查、整改,对影像科的抢救车施行规范管理。
目的 利用双能量CT不同扫描模式评估高级单能量技术降低线束硬化伪影的效果。方法 体模中9支含有不同浓度碘溶液(20, 10, 0 mgI/ml)的硬塑料试管(直径18mm),将浓度最高者(20 mgI/ml)置于塑料体模的中心,其余8支等距环形排列于体模周边。选择腹部扫描协议,分别采用常规120kVp模式和双能量模式进行扫描,经后处理共获得1组常规120kVp图像和150组高级单能量图像(40-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PDSMA)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2例PDSMA的128层CT资料,观察PDSMA平扫及增强扫描后夹层真假腔的位置、大小、形态、分布,内膜瓣的形状,破口的位置,假腔内血栓及残留假腔的形状,夹层继发的脏器缺血改变,夹层伴发的其它异常。
目的 分析颌骨牙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颌骨牙瘤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 6例混合性牙瘤CT表现为一团结构不规则的致密团块影,密度不均,边缘可见较厚的环形软组织低密度影,内未见明显成形的牙齿.4例组合性牙瘤呈团块影,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牙齿聚集,周围亦可见环形低密度影.2例囊性牙瘤可见一个牙瘤位于囊肿内.
目的 对胸椎前后位DR干式与湿式激光图像密度值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 在摄胸椎前后位DR干式与湿式激光图像片时,严格按照以下标准选取实验对象:(1)身高:男性身高在173㎝左右,女性身高162㎝左右;(2)体重:男性67.5㎏左右,女性体重54.5㎏左右;(3)体厚(胸部):男性20㎝左右,女性18㎝左右;(4)管电压:60~75KV;(5)栅比:取10:1,X线总滤过不低于3.0mAI,采用自动曝
会议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对病人整个病理期的积极影响。方法 了解手术室病人护理的人文关怀,包括术前的人文护理,术中的人文护理,和手术后的人文护理的影响。术前的人文护理包括物质准备和术前探访,物质准备提供了良好的器械,药品,敷料,仪器,人员等手术环境,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手术物质基础;而术前探访,为病人缓解紧张情绪,进入最佳手术状态,做好了有力的人文保障。术中的人文护理要求在手术进行
目的 通过乳腺癌T2驰豫时间的定量分析,初步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T2驰豫时间变化的特点。方法 共有26例乳腺癌患者,所有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进行常规MRI检查及MRIT2 mapping扫描(8个TE时间),扫描后将数据输入后处理软件,计算病灶的T2弛豫时间。
目的 对于快心率(≧80次/分,律较齐)且不能正常配合憋气的患者行冠脉CTA的检查时,通过Double Flash扫描技术,再经过计算机后处理重建技术,从而得出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方法 对所研究对象行Siemens双源CT冠脉CTA的Double Flash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于检查床上,正常连接心电门控,嘱咐患者缓慢且平稳呼吸;先扫定位像,再行钙化积分的扫描。
目的 探讨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与单指数模型及动态增强扫描进行比较.方法 搜集58例乳腺病变患者(31例良性,共33个病灶;27例恶性,共30个病灶),行乳腺多b值DWI及DCE-MRI扫描.GE AW4.4工作站分析图像,计算ADC、DDC、α值并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比较良恶性组间各参数差异,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