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车型主观评价时反馈平顺性较差、侧倾刚度小,分析原因为后悬架减振器、稳定杆等零部件工作效率低导致。为改善该车辆存在的问题,对后悬架零部件进行调整优化设计。调整后减振器、弹簧、稳定杆效率提高,悬架刚度增大,导致前后偏频比及轮跳行程均发生了改变。为保证偏频比及轮跳行程满足要求,对弹簧刚度、缓冲块间隙、稳定杆直径等相关参数进行了调整,并对调整后该车型后悬架K&C、整车平顺性能、操稳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对比表明,减振器、弹簧、稳定杆调整优化后,稳定杆重量及成本降低,后悬架K&C变化满足要求,整车平顺性得到明显改善,整车操稳性能稍有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