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骨骼构建和骨质吸收的最优化药物:雷奈酸锶的临床优点和药效模式

来源 :2006国际骨质疏松—骨与关节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h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疗骨质疏松症应该从两点着手:增加骨骼构建和减弱骨质吸收,从而提高骨组织的机械力度.以往对于锶与骨代谢的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锶与钙和镁类似,可以形成骨组织和牙齿,锶(乳酸盐和葡糖糖酸盐)在人体内和大鼠体内都有增加骨体积的功能.给切除卵巢的大鼠使用2个月的雷奈酸锶,结果显示它减少了骨质的吸收,并保护骨组织.使用1年后,显示它改善了骨组织的微观结构,增强了骨强度.雷奈酸锶在新骨组织中聚集,却并没有改变骨矿物质的浓度.本文介绍骨骼构建和骨质吸收的最优化药物:雷奈酸锶的临床优点和药效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中药治疗β-地贫的理论基础,临床疗效及分子机制.方法:根据中医肾生髓、藏精、精血同源的理论,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在广西高发区治疗β-地中海贫血92例;同时采用PAGE、PCR、PCR-SSCP、RT-PCR、DNA序列分析、mRNA基因表达,DD RT-PCR等技术,进行了系统地基因分析,从基因突变与疗效关系,基因表达与调控等方面研究临床疗效的分子机理.结果:临床研究表
本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夯实基础教育,促进学科建设、强化临床疗效,突出社会服务、立足中医优势,加强国际合作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中药复方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中药复方制剂研究的原则、工艺筛选、配伍关系和配伍剂量分析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肥胖症与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肥胖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湿热在人体内产生的热量减少了恒温调节机制中所需的产热量,形成了体内脂肪的积累.而湿热也是影响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根本因素.
近代的高等中医教育模式,虽然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及培养人数的增加,但对中医学生而言,则无利于其深入掌握中医基础理论、领会古典医籍、形成中医取象比类等特有的思维方式.当今学生在中医院校学习中医和西医课程一样多,不仅与韩愈所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背道而驰,而且从医之后,中不中,西不西,根本解决不了临床实际问题.有些分配到医院去的中医大学生实际能力还不如跟师学徒的.因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严重脱
本院自1993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63例,行骨瓣开颅手术血肿清除41例,行单纯钻孔引流122例,效果良好。文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体会进行了介绍。
本文对中国基层农村卫生项目发展方案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发展自然医学,降低国家医疗成本,提升农村卫生医疗质量,是推进健康农村计划,达成康健全民体质的有效途径。
文章分析讨论了十年健康美容业的发展情况.大韩民国自80年代起美容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是以美发为中心;90年代大量引进高美容制品和用具,并引用传统医学中的经络穴位,进入21世纪已发展成以替代医学、养生学和美学相融的健康美容产业.自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人均GN1水准年均递增11.35,随之从事健康美容业的个体数年均递增9.0.在这个期间,从事健康美容业的个体数在整个服务行业
台湾与中国大陆地理上的区隔、日本殖民,加上二次大战后两岸的分离,使得台湾中医的专业地位取得、及其和西医间的互动具有特殊性.本文试图从历史过程说明台湾中医专业地位的形成,文中着重于中医专业基本特质:合法化、制度化及标准化的过程,并分析医疗专业体系内中、西医间的工作管辖权限问题;台湾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开始有系统性地发展西医教育,中医在当时是因为医疗资源不足而暂时被容忍,但是真正的政策则是逐步的消灭.国
本文对哮喘病点穴快速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围绕哮喘病的临床症状、西医论哮喘的病机、中医论哮喘的病因、治疗哮喘的主要经穴等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