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来源 :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文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压疮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建立压疮预防和特异性护理制度,明显降低了重症监护室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结论: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宣教工作,对于压疮患者不但加强皮肤护理,还要增进营养的摄入,增加抵抗力,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费用和负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移位症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应用价值、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9例功能区灰质移位症所致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应用射频热凝对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后长期随访,癫痫发作改善程度按Engel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时间5个
目的:椎动脉作为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原因是,责任血管粗大,不容易被移动,操作空间狭小,容易损伤手术区域的神经.本课题组运用现代影像学技术,手术前对椎动脉压迫类型的面肌痉挛患者的责任血管进行评估,探讨椎动脉压迫类型的手术的策略,探索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总结61例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的面肌痉挛的患者,术前行3D-CISS扫描,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岩静脉血管和三叉神
目的:研究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丘脑底核治疗帕金森病(PD)对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5例合并有嗅觉障碍的散发性PD患者行双侧丘脑底核电极植入术,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6、12个月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检测PD患者嗅觉觉察阈值(DT)和嗅觉识别阈值(I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5例PD患者运动功能症状改善良好.手术前后不服药刺激器"关"状态下患者的DT、IT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目的:研究药物难治性额叶癫痫患者额叶皮质致痫灶中穹隆体主蛋白(MvP)表达的情况及表达部位,探讨其在难治性癫痫多药耐药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8例难治性额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的额叶致病灶脑皮质样本(癫痫组),与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减压手术切除的额叶脑皮质样本(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western bolt三种方法观察各组MvP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药物难治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联合多种神经功能定位技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采用MRI、fMR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制定手术方案,在唤醒麻醉技术下开颅,术中实时B超定位,在患者清醒状态下,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技术定位感觉、运动及语言功能区,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定位致痫区,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结果:3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肿瘤继发性癫痫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对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的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白质纤维束与肿瘤位置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定位运动功能区,在全麻-唤醒-再全麻技术下开颅,实时B超定位肿瘤位置及切除程度,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电刺激定位感觉、运动及语言功能区,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定位致痫区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功能定位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4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开颅,术中停药唤醒麻醉,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层诱发电位及皮层电刺激的方法进行脑功能区感觉、运动及语言区定位,皮层脑电(ECoG)监测定位致痫区,辅助以术中B超定位肿瘤及切除程度,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保护脑功能区的前题下切除肿瘤及妥善处理致痫灶,再全麻下关颅.结
目的:探讨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68例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神经影像学改变(CT、MRI)、视频脑电图(V-EEG)、发作时的症状学表现以及术中采用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监测等方法综合定位致痫灶.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脑软化灶切除术11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病皮层切除术31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功能区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或/和皮层下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
术中超声定位检查简单、有效、安全,对颅内病灶定位的准确率达到了100%.它能指导手术入路,准确判断病灶的位置,在微创操作下提高颅脑手术操作的精准性,可减少手术副损伤,并可术中监测胶质瘤有无残余等,在神经外科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B超在神经外科术中具体应用如下:脑功能区皮层下肿瘤切除;脑部深部微小病变切除;脑室穿刺;脑出血术中定位血肿;脑外伤急性脑膨出原因查找;脓肿定位穿刺.
目的:通过对近年收治的12例该部位动脉瘤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基底动脉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选择的认识,从而降低术中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近年收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采用翼点入路成功夹闭责任的后交通动脉瘤,基底动脉动脉瘤包埋;2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8例选择非优势半球颞下入路,成功夹闭;3基底动脉近心段动脉瘤3例选择动脉瘤顶端对侧颞下入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