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氧合联合延长俯卧位通气治疗发烟罐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探讨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体外膜氧合(ECMO)联合延长俯卧位通气在发烟罐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V-V ECMO支持联合延长俯卧位通气对1例发烟罐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7 d.连续观察患者血液动力学、肺影像学、肺组织病理学、呼吸机参数、呼吸力学、氧合指数以及血乳酸含量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阿斯美胶囊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刺激性干咳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60例)口服阿斯美,对照组(60例)口服复方甘草片,观察两组刺激性干咳缓解的差别。
目的 评价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新疆矿区尘肺病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合格的生存质量调查表,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入列的新疆矿区现存活的198名尘肺患者(肺灌洗组132例,非灌洗组66例)进行生存质量横断面调查。比较肺灌洗组和非肺灌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目的 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对ICU中重症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将ICU中58例重症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结核治疗、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2次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及胸部影像结果、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率及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APRV)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ARDS“柏林标准”纳入从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41例,早期分别给予APRV通气治疗(APRV组,n=21例)和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治疗(LTVV组,n=20例)。比较两组患者纳入试验前(D0)、试验后D1、D2、D3、D7的呼吸循
目的 良性气道狭窄是指瘢痕组织和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等非恶性病变导致气道管腔发生狭窄的一类疾病,狭窄常位于中央气道。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较为复杂,既往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经气管腔内介入治疗成为良性气道狭窄一种新型高效的治疗方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治疗后气道创面肉芽组织异常增生和纤维化常常导致气道反复狭窄,使得良性气道狭窄的处理成为临床上棘手的难题。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吸痰术在危急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结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经纤支镜下吸痰术治疗危急重病人痰阻患者68例资料。结果 68例患者经纤支镜下吸痰术治疗,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好转。结论 纤支镜下吸痰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解除气道痰阻、异物阻塞,改善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
目的 Benign airway stenosis refers to airway stenosis often located in central airway which i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benign lesions and whose therapy is complex.In recent years,interventional therapy h
目的 明确儿童哮喘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时,不同肺功能指标在不同年龄中的变化规律,为哮喘的临床诊断、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入选5~14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哮喘患者338例,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96例、低学龄组174例和高学龄组68例。
目的 通过探讨术前肺功能来评估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术前肺功能状况,以Rate、Tidal Volume、VPEF%VE、tPTEF%tE、CrsSO/kg、Rrs作为肺功能评估的指标,根据肺功能状况将30例婴幼儿心脏外科患者分为2组,正常肺功能及轻度肺功能障碍为A组(n=14),中度肺功能障碍及重度肺功能障碍为B组(n=16),分别观察
目的 比较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普通病房无创或无创/有创呼吸机代有创呼吸机治疗与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探讨慢性呼吸辅助患者普通病房有创机械通气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呼吸内科19例病情较稳定行气管切开并长期机械通气患者19例,住ICU 9例,普通病房通气1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住院死亡率,次要研究终点为院内感染发生率,日均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