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高体积分数SiCp/Al的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铸钢及熔炼学术年会暨中国有色金属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iwe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致密度对SiCp/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影响及不同热处理状态对SiCp/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度对材料的抗弯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致密度为94﹪与98﹪时,强度分别为321及389MPa,相差约70MPa;热处理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及热膨胀系数有较大的影响.淬火态材料的强度达到410MPa,同时,使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减小.
其他文献
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压铸动力学过程及PQ2图的原理和形成.采用Java语言开发了PQ2图设计系统软件,该软件能帮助设计浇注系统工艺参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压铸机操作参数.应用PQ2图设计系统软件对发动机缸盖罩盖镁合金压铸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PQ2图软件系统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压铸实际生产过程.
在工业电解槽上用两种不同方式生产出电解铝硅钛合金和电解低钛铝基合金扩展性能.在MTS810型材料试验机上测量两组合金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采用拟合试验数据代表点的新方法处理同组试样数据,得到了Paris公式中两个重要参数和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对比分析结果,分别以这两种合金制备两组ZL101A合金的试样,对比研究这两组合金的疲劳裂纹表明,电解低钛铝基合金制备的ZL101A合金具有较好的抗疲劳裂纹
采用连续横流CO2激光器并选择不同的激光束输出功率P和扫描速度Vs对ZL108铝硅合金进行了激光表面熔凝(LSM)处理.探讨了激光熔凝区的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熔融后的微观组织可以分为等轴晶、柱状晶、树枝晶3个部分;研究了工艺参数与熔凝层深度、硬度的关系,该工艺参数可为铸造铝硅合金激光表面强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自制的双筒旋转粘度计对过共晶ZL117合金的稳态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温度的降低,即固相率的升高,ZL117合金浆料的稳态表观粘度随之增加;随着搅拌强度的增加,其稳态表观粘度先降低,在14A左右时达到最低,然后增大;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其稳态表观粘度增大.
半固态坯料制备工艺多种多样,又各有优缺点,通过优化工艺获得理想半固态显微组织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信息化又带动了半固态加工成形的精确化即精确控形和控构,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半固态金属成形工艺过程,控制和优化工艺参数,对于有效指导流变铸造、触变成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半固态坯料制备及其加工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采用自行设计的波浪型的倾斜板,在斜板冷却条件下制备了组织和触变性能优良的半固态合金坯料.而在斜板加热条件下制备出了组织优良的半固态合金浆料.在采用波浪型的倾斜板制备半固态合金过程中,在熔体爆发形核与枝晶破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细小球形的半固态合金组织,浇注温度、冷却强度、斜板倾角和斜板表面材质是影响半固态合金组织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本试验条件下制备AlMg3合金半固态坯料的浇注温度范围在660~69
介绍了阻尼冷却管法制备半固态浆料工艺的试验装置及其工艺流程,采用A356铝合金进行了不同浇注温度的系列试验,同时采用冷却斜槽工艺进行了两种工艺对比试验.对两种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铸件微观结构中晶粒尺寸和形状因子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浇注温度越低,浇铸的铸件晶粒尺寸和形状因子数值就越小,晶粒球化程度越高.同一工艺参数下阻尼冷却管法制备的铸件晶粒更为细小和圆整.
分析了半固态合金浆料形成过程的晶粒形核动力学和生长动力学,提出非枝晶组织由液态直接生成的形成机制.添加适当的异质形核质点,可增加晶粒形核基底数量,施加搅拌作用产生强迫对流,可加快液相中原子向形核基底的扩散速度,并阻碍达到临界尺寸的晶坯聚集,从而显著细化晶粒尺寸.强迫对流下晶粒具有自旋行为,使其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变换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场和浓度场,保证晶粒在各个方向相对均匀地生长;同时强迫对流使固-液
研究了Sr对原位Mg2Si/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利用等温热处理的方法成功地得到了半固态球状组织.其结果显示Sr加入后能够改变初生Mg2Si的树枝晶形貌,随着含量的增加,其形貌逐渐由多边形状变为块状,经过等温热处理后,初生Mg2Si相和?-Al相同时被球化,并简要地讨论了球化机理.
高硼钢中的硼化物呈网状分布在晶界上,降低了该种材料的冲击韧性.研究了采用热处理、变质处理等方法对硼化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钛变质结合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可以改善硼化物形态,使网状结构断开,从而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