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410长6油藏堵水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第十三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410区长6油藏通过开展"精细注采调整、区域整体调剖"等综合治理,油藏整体水驱状况稳定、递减减缓、压力保持水平稳步提升,油藏整体开发形势好转,但油藏平面剖面矛盾依然突出,水驱状况变差,纵向差异大,产能损失严重,调剖已成为该区稳油控水的重要治理手段.通过对现有调剖技术进行分析,对该区堵水调剖体系适应性进行评价,通过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调整体系配方,提高调剖体系适应性,为同类油藏治理提供技术储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油藏油井见水规律,分析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并制定相关的技术对策,对提高油藏开发水平,提高油藏采收率,同时深化超低渗透油藏见水规律及特征认识,丰富致密油藏的开发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姬塬油田G83区2009年投入开发,采用一套井网动用长4+5、长6两套层系,受储层物性差、局部微裂缝发育等影响,油藏驱替系统无法建立,开发中面临着地层能量不足、低产低效井和水淹井比例大等问题,导致油井单井产量较低.本文通过开展精细储层研究,精细单砂层的对比与划分,以试井解释为核心,评价水驱及渗流状况,认识储层渗流规律,指导治理对策,提高油藏单井产能.
超低渗透油藏受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等特征影响,普遍存在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等开发矛盾,常规水驱治理、注采调控、堵水调剖及加密调整等改善水驱的效果有限.空气泡沫驱兼具气驱和泡沫驱的优点,能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扩大波及体积及提高驱油效率,尤其适用于高含水、非均质性强、存在裂缝或大孔道的油藏.2016年在G271长8油藏裂缝发育区开展了空气泡沫驱先导性试验研究,储备超低渗透油藏控水稳油新技术.
G271长8储层平均渗透率0.38mD,是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随着开发年限的增加,水驱动用程度和波及体积下降等矛盾日益凸显,导致采油速度和预计最终采收率下降,一次井网条件下注采调控、堵水调剖等措施已很难确保高效开发,本文分析了2014-2016年G269单元的加密相关技术,对井网形式、井网密度、改造规模及后期技术政策,形成了重要认识.
本文针对WQ侏罗系油藏的沉积、储层、渗流、非均质性、边底水发育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油藏地质特征对提高油藏注水采收率的影响,研究出精细注采调整技术、控水稳油技术、改善水驱效果技术、低产井治理技术等高效开发的技术,有效减缓含水上升、降低油田递减,确保WQ侏罗系油藏稳定高效开发.
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1年Fried首次明确地提出利用泡沫驱提高石油采收率,其研究表明,泡沫可以大幅度降低气相渗透率,扩大驱油过程中的波及体积.国内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中高渗油田,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特低渗透油田通过试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姬塬油田长X油藏物性差、微裂缝发育,普遍存在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不断增加,含水不断上升,稳产压力越来越大,在该情况下,常需要打开新层,封堵见水层;或者注水井需要分层注水,改善水驱效果,又或者在一些油水井测试、老井措施过程中,通常都需要永久或临时封堵不需要的层位,而达到施工目的通常需要用到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封隔器.本文主要通过对各类封隔器功能特点及在刘峁塬G271区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分注、隔采等不同工况下优选各类封隔器的建议.
彭阳油田侏罗系油藏历经9年开发,目前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28%,但油藏平均综合含水63%,局部超过90%,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因受控于油藏类型,同时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含油层系杂乱及一次井网水驱受效程度低等原因,油藏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开展彭阳油田侏罗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及挖潜措施研究,对提高侏罗系油藏采收率,延长油藏开发寿命,确保本厂百万吨持续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
彭阳侏罗系油藏随着开发时间的不断推移,油井腐蚀状况日渐显现且呈加剧的态势.从2013年3月第一口套破井开始,目前已经发现有腐蚀现象的油井18口(其中套破3口).因腐蚀造成的油井的材质损坏及频繁上修不仅使生产操作成本增加;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腐蚀套破使油井产能彻底丧失,大大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因此适时开展侏罗系油井腐蚀原因分析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本文针对目前侏罗系油井腐蚀,从流体性质等多方面对腐蚀原
QY注紫外线杀菌装置利用紫外线和超声波组合杀菌,在杀菌效果上远远优于目前杀菌剂,据统计年节约成本17.5万元,不仅提升了注水水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节约了财力、物力、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