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技术在AOD烘烤中的应用

来源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冶金工程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AOD(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烘烤过程燃烧现象的研究,可以提高AOD炉龄,大幅度地下降AOD烘烤器的燃料消耗,缩短AOD的烘烤时间,减少AOD烘烤器的有害气体排放,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AOD烘烤时炉内流体的运动、燃烧、传热等过程复杂,通过分析空气和燃气出口速度、预热温度、烧嘴的结构与布置、炉体尺寸、燃料特性以及空气过剩系数等因素对燃气混合及燃烧状况的影响,为AOD烘烤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了含5种黏结剂含碳球团的强度与烘干温度、配煤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黏结剂在200300℃烘干时失效;配入一定量18.5μm的煤粉后,球团的成球性、强度略有提高;添加水玻璃含碳球团的低温烘干和还原强度都远好于含有机黏结剂含碳球团的强度,且随水玻璃含量增加,各项强度指标明显增加.水玻璃的添加量控制在2%,球团的强度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用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对热爆法制备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温度、颗粒尺寸、初始压力和反应产物热爆点火时间的非线形关系模型.对于不同的工艺参数,模型可以给出误差合理范围的预测值,这证实了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热爆点火时间的预测和工艺优化是可行的,为控制热爆反应的加压致密化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该模型可以提高研究效率,节约成本.
以130 t钢包为原型,设计、加工和建成了几何相似比为1:6的水力学模拟系统.拟通过测定喷镁脱硫钢包内钢液的均混时间及CO2气体的吸收速度,考察一些主要工艺和结构参数对流动、混合和传质的影响;通过水模型实验,拟讨论钢包喷吹镁粉脱硫精炼过程中,气体流量、搅拌浆结构、搅拌浆转速、转动模式、喷嘴结构、喷嘴直径、及搅拌浆浸入深度对均混时间及吸收速度的影响;在水模型实验的指导下,依照佐野先生提出的高效的镁精
采用熔盐电解-真空蒸馏法对铅阳极泥合金中铅和锑的分离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熔融NaCl-KCl-PbCl2为电解质体系,粗合金作阳极,纯铅作阴极,三层液熔盐电解精炼法提取粗合金中的铅.然后再以阳极剩余的高锑合金作为原料,采用真空蒸馏法提取金属锑.通过两部分工艺,最终成功地分离了粗合金中的金属铅和锑.采用熔盐电解法分离出的金属铅纯度达99%,通过真空蒸馏法获得的金属锑纯度达99.5%,产品不仅可满足生产
介绍了迄今为止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催化剂、传感材料、抗菌剂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室温固相反应法、低温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喷雾热解法、声化学法、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快速液相沉淀法、沉淀转化法、微波法、辅助电极电沉积法、电解金属直接水解法、碳纳米管模板法、激光蒸凝法等纳米氧化铜的主要制备方法.这些方法中沉淀转化法工艺简单,操作性强,易于大规模生产,选择反应条件可控制C
研究了镁合金表面化学镀新工艺:利用涂膜及化学镀的方法对镁合金表面进行保护,即先在镁及其合金表面涂覆绝缘涂膜,然后再进行化学镀.工艺利用有机涂层充当基体镁合金与镀层之间的中间层,使基体与镀层之间不能直接接触,避免了电偶腐蚀的发生.对镁合金进行了化学镀铜处理.SEM和XRD显示化学镀后,试样表面沉积了致密的镀铜层.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化学镀铜试样的自腐蚀电位高于基体合金,耐蚀性能优异,可对镁合金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连铸板坯自然热收缩行为进行了二维热力耦合模拟.模型采用热弹塑模型,分析了不同拉速对铸坯温度场和凝固收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由于铸机的冷却能力的限制,拉速过低或过高,铸坯表面温度不能和铸坯目标表面温度吻合;铸坯凝固收缩行为与铸机的各回路的位置和二次冷却能力密切相关;拉速越高,铸坯总收缩量越小,拉速越低,铸坯收缩量越大.
准确预报转炉冶炼终点对于提高控制模型命中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转炉模型数据集中高维数、大数据量的特点,介绍了一种离群数据识别及检验的方法,对转炉模型的数据集进行筛选,使用总括值方法确定数据集边远值,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检验,确定样本中的离群数据.经筛选,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残差绝对值的各项指标均有大幅降低,表明该方法应用于转炉模型数据筛选效果显著,可以改善现有的预测模型.
基于粉矿的熔融还原炼铁技术通常采用流化床作为还原反应器,针对流化床反应器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包括计算临界流态化速度、终端速度、流化床尺寸等参数的计算式.并与前人所用反应器的参数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得较好,说明该套计算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用来确定流化床反应器的参数。
以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配制0.1 mol·L(-1)CuSO4溶液和4 mol·L(-1)NaOH溶液,采用沉淀法制备得到前驱体粉末,采用封闭循环氢还原法还原前驱体粉末得到Cu粉·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反应终点pH值大于12、搅拌速度1 200r/min、NaOH溶液的滴加速度为50 ml·min(-1)的条件下,得到的样品为纳米Cu(OH)2,其直径为1O~30 nm,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