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号台风“启德”预报误差分析及思考

来源 :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12年第13号台风"启德"的路径和强度预报均出现了一定误差,24h路径预报误差达155km,强度预报误差最大为7m·s-1,预报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预报服务的被动.为了掌握"启德"路径和强度预报误差大的原因,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ECMWF再分析资料(0.75°×0.75°)和预报资料(0.25°×0.25°),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1°×1°),运用天气学和诊断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数值预报模式对台风"启德"及其环境场的预报能力,从而解释了"启德"的路径和强度预报误差大的原因,结果发现:(1)"启德"路径预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对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估计不足,如副热带高压西脊点预报位置比实况位置偏东达17个经度,致使引导气流明显偏北,"启德"的预报路径较实况路径也明显偏北;(2)"启德"强度预报偏强主要考虑"启德"所经海域均为高海温区,模式预报环境风垂直切变始终偏小等因子,而对干空气侵入和海洋热容量变低等不利于台风发展的因素则考虑不足,台风强度预报误差随之也大.
其他文献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各种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9月21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局地持续性强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期间,500hPa由槽后的偏西风转为槽前的偏南风,850hPa以下为较强的偏南向岸风.强降水产生在低层南-北向能量锋区的西部高能区一侧.950hPa以下的近海面层的偏南暖湿气流,持续地向沿海输送水汽和能量,造成水汽辐合、湿度增大、对流有效位能升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001-2010年影响山东的切变线的天气气候、环流形势、降水分布的特征和各类典型切变线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的切变线天气系统按其热力性质可分为冷切变线和暖切变线,冷切变线按其风场结构可分为经向切变线和纬向切变线.一年当中7、8月份是切变线高发期.山东雨季典型切变线的发生与副高关系密切,经、纬向切变线分别发生在副高
2012年11月11日、2013年11月18日和2013年11月25日黑龙江省近两年发生了三次典型大暴雪天气过程,部分站点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本文从中高层冷暖空气、中尺度分析、地面低压系统的演变及特征物理量场四个方面对三次强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三次强降雪过程的异同点,探究暴雪、大暴雪落区的预报指标;同时,尝试分析极端降雪的成因.分析表明:前两次暴雪过程存在阻塞形势,地面低压位置偏南,水汽输送
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液水总量和水汽资料、高分辨率的地面自动站资料、FY卫星加密观测的亮温(TBB)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常规地面高空探测资料,对2012年7月25-26日天津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中尺度对流系统是造成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多个单体更迭并移经同一区域,形成"列车效应"而产生区域性大暴雨.(2)低空急流和边界层急流均是在强降水发生前显著
采用位涡分析方法对FY2C水汽图像进行了动力解译,获取了2007年7月9-10日江淮大暴雨不同时段水汽图像的典型特征及其对应的物理涵义,总结了适用于江淮区域性暴雨的水汽图像位涡解译技术,提炼出4个对预报江淮暴雨有指示意义的水汽图像指标:包括风切变陡增引起的"干三角"结构、干冷空气大规模南下引起的大尺度"漏斗"状水汽结构、冷空气干侵入引起的斜压叶状云、新的急流核生成(气旋生)引起的白色狭长带状云线等
本文利用自动站、卫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辽东半岛地区2013年7月28日和30日的2次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半岛地区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和触发机制.结果表明:(1)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下,低空切变线上生成的β或γ中尺度雨团发展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或中尺度云团是造成降水的直接系统.切变线与其北侧高空槽的位置不同,辽东半岛地区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持续时间不
2013年夏季,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出现多次极端降水,引发气象灾害.为探寻其特征及成因,对"6·30"、"7·14"两次典型极端降水事件,从大气环流背景、中尺度对流系统、不稳定重建机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6·30"暴雨是华北小高压前的切变线产生."7·14"暴雨是"北槽南涡"与台风北上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次暴雨都突发在午后,具有夜雨特点.(2)两次暴雨都是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本文利用常规和加密观测、本地陆基资料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诊断了湿位涡MPV1、假相当位温θse和水汽等物理量,分析了1323号"菲特"台风登陆减弱后浙江异常强暴雨事件,得到本次大暴雨过程是"菲特"减弱后,由于北侧的弱冷空气从近地层渗透流入,暴雨区低层MPV1由负值转变为正值,导致垂直涡度加强,上升气流增强,低层能量锋区堆积,诱生中小尺度系统而产生的;由于东侧"丹娜丝"的活动,使得浙江北部地区有
强台风"菲特"是影响苏州的一次秋季台风过程,降水影响时段主要集中在10月6日夜里到8日上午,其中6日白天全市普降中到大雨,7日和8日均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菲特"台风给苏州的农业、工业交通业、水利工程等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成为10月份影响苏州最严重的台风,属特别严重级别."菲特"台风影响期间,降水影响远大于大风的影响,并呈现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阶段性强降雨特点明显.强台风"菲特"造成长时间强降水
本文通过采用NCEP和Micaps常规资料对"尤特"后期异常路径特征、环境场的改变、引导气流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及不对称结构的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寻找其移动路径突变和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环流场发生突变导致引导气流突然改变是"尤特"后期移动路径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尤特"进入南海后,前期副高稳定、强大、呈方头块状位于西太平洋上空,中期副高南界短暂西伸加强后迅速减弱北抬,后期北方冷空气南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