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蚓粪及其生物炭对Cu、Zn、Pb、Cd的吸附解吸特性差异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牛粪、蚓粪为原材料(CM、CV),并经350℃和7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分别标记为CMC350、CMC700、CVC350 和CVC700),研究牛粪、蚓粪及其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牛粪、蚓粪及其生物炭对Cu、Zn、Pb 和Cd 的吸附量随着溶液中Cu、Zn、Pb 和Cd 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 模型。
其他文献
由于原生生物质结构的复杂特性,目前所报道的废弃生物质碳微球大部分品质较低,难以碳化成球或成球率低、形貌差且有大量杂质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废弃生物质的高值化应用和水热碳微球的应用。
为了寻求更经济有效的方法使染料废水脱色,本实验以梧桐叶废弃物作为原料,在限氧高温下热解制备梧桐叶生物炭,以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有色废水,研究了溶液初始pH、梧桐叶生物炭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温度以及离子强度对梧桐叶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超声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高级氧化技术[1],它因超声波洞穿能力强、适用范围广、高效无污染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造纸废水、染料废水和制药废水中[2]。
填埋是我国有机废物最主要的处置方式,填埋场中既含有蛋白质、脂类、多糖及木质纤维素等宏量有机物,同时含有氯代烃、硝基苯等微量有机物。
Conversion of biomass-derived glucose to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is an important step for valorizing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我国生活源固体废物填埋场普遍存在以渗沥液为介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由于厨余垃圾含量高,常与电子废弃物、建筑垃圾等混合处置,填埋场地具有复合污染特征,单一技术手段不能满足固废填埋场地污染防控的要求。
我国每年纤维素类秸秆总量近20亿吨,其中20%被直接堆放,焚烧,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环保压力。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将生物质基原料转化为高价值的功能材料、化学品和液体燃料是目前生物质能源利用最为有效、可行的途径之一。
A new chemical-biological proces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new process utilises iron-based 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sedimentation(CEPS)to concentrate organics and p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逐年增加,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严峻。厌氧发酵能够将污泥中复杂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s)、氢气、甲烷等资源,是处理处置污泥有效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