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鸭消化道大肠杆菌变化规律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第12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yo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量检测肠炎沙门氏菌(SE)不同途径感染雏鸭后消化道内大肠杆菌属的动态变化规律。鸭源肠炎沙门氏菌(SE)经口服、滴鼻和皮下注射感染7日龄雏鸭后,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对SE感染后30min、1h、2h、4h、8h、12h、24h、36h、48h、72h、6d、9d无菌采集的每1cm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各肠段内大肠杆菌属DNA拷贝数(以对数值表示)进行检测。7-16日龄健康雏鸭消化道内大肠杆菌主要分布于盲肠,消化道内大肠杆菌数量维持稳定状态。SE感染鸭消化道内大肠杆菌的数量表现为定植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感染后24-72h(P<0.05);在感染后6-9d,随着感染鸭临床症状的康复,该菌数量在口服感染后显著降低(P<0.01),基本趋于健康鸭水平。
其他文献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鸭瘟病毒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在世界各养鸭地区广泛分布,其预防和控制对于水禽养殖业的成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发现本病以来,国内外对鸭瘟免疫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使其流行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本文就鸭瘟病毒的免疫原性、免疫病理、病毒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噬性以及疫苗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为了认识肠炎沙门氏菌在胃肠道中的动态分布情况及其主要侵入位点,我们根据GenBank登录的肠炎沙门氏菌种特异性DNA序列建立了能特异检测该菌的FQ-PCR诊断方法,并利用该法检测经口服感染雏鸭的胃肠道组织,包括血液、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食道和胃。结果显示,胃肠道的所有位点均能检测到该菌;空肠和回肠在感染后8小时被检测到;12小时在血液中呈阳性反应;24小时后,最后被检测到呈阳性的组织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鸡场中鸭卡氏杆菌的感染情况。利用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血清学等方法研究表明,所调查的12个鸡场均有卡氏杆菌感染,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8.4%,发病年龄为26~101周龄,典型症状是产蛋下降,病鸡腹部下垂、着地,行走如企鹅状,触之有波动感。剖检变化主要为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囊肿。从病鸡的卵巢、输卵管、肝脏等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为鸭卡氏杆菌(Gall
从安徽省某养鸭场送检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鸭中分离到3株细菌,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怔、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鉴定为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给健康鸭注射该分离株可复制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的典型病理变化并引起鸭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株分离细菌对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高度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不敏感。本研究为该场鸭传
为了认识肠炎沙门氏菌在胃肠道中的动态分布情况及其主要侵入位点,我们根据GenBank登录的肠炎沙门氏菌种特异性DNA序列建立了能特异检测该菌的FQ-PCR诊断方法,并利用该法检测经口服感染小鼠的胃肠道组织,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食道和胃。结果显示,胃肠道的所有位点均能检测到该菌;空肠和回肠在感染后8小时被检测到;18小时被检测到呈阳性的组织为胃;肠炎沙门氏菌的DNA 拷贝数在
本项研究选用1日龄雏鸭,胫静脉接种DHBV阳性的血清,复制疾病模型,进行系统的病理学研究,旨在观察病变器官组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明确病变特征及生化指标变化规律;采用已建立的F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DHBV在感染鸭体内的侵染过程和分布,建立标准化疾病模型,为DHBV模型应用于探讨HBV的发病机理和药物筛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感染后3~52d内的不同时间点从肝脏、胰腺、肾脏、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将将DPV弱毒苗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天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抗体滴度(以Log10表示)。所有免疫鸭检测样品中均可检测到DPV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血清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G
pET32a-σC重组菌大量诱导表达后产物用低压液相层析仪进行组氨酸标签的过柱纯化,在100mM咪唑buffer洗脱下来的蛋白较纯,测得其蛋白的含量为150μg/ml。用本实验室建立好的σC-ELISA方法对免疫的动物在13、20和35日龄分别采集血清进行抗体的检测分析,从抗体的水平看二免后蛋白质免疫组的抗体转阳率(73.33%)高于S1133全菌灭活苗组(63.33%),而从整体抗体的平均值水平
采用软件DNAStar Protean程序,综合运用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和抗原性指数等参数,对本实验室所发现的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CHv毒株UL6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55890)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细胞表位预测,分析结果显示UL6蛋白羧基端第Thr507-Gln515、Thr521-Met529、Asp531-Phe539、Gly544-As
dUTPase是一种催化水解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为脱氧尿苷单磷酸(dUMP)的普遍存在的重要水解酶。许多病毒编码病毒特异的dUTPase,通过降低细胞中的dUTP水平,减少dUTP在DNA合成中的插入和错配并为DNA的合成提供必需的原料(dTTP),在保证病毒DNA复制的正确性和顺利进行上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个大小为1344bp,与疱疹病毒dUTPase 同源的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