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种子染菌原因及控制

来源 :2016中国生物发酵产业系列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菌种纯种培养是保证发酵正常生产的前提,种子染菌严重影响发酵生产.本文阐述了种子染菌的原因有:操作环境不洁净、材料灭菌不彻底、无菌操作不当等因素,以及种子制备过程中的无菌控制的措施,重申操作人员注意事项,对防止种子染菌具有一定指导(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东亚海上文化线路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对于深刻理解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核,维护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海洋和平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城市化进程当中开发利用不当、东亚海上文化遗产管理机制不健全、遗产权属的多重性带来国际合作的困难等问题为东亚海上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增加了难度.建议尽快进行东亚海上文化线路遗产普查,树立整体保护的理念;构建地区一体化的合作机制;提高海上文化线路遗产保护技
葡萄糖有一水葡萄糖及无水葡萄糖两种晶体,工业上生产的大多数是一水葡萄糖,采用冷却结晶,先用预晶罐起晶,再到结晶罐长晶,时间长,大部分晶体在150微米以下.
通过表达多种重组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分析其催化不对称还原N,N-二甲基-3-酮-3-(2-噻吩)-1-丙胺(DKTP)的性质,从而构建酶促合成(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DHTP)的反应体系.基于已有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重组大肠杆菌,通过Ni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重组氧化还原酶,以DKTP为底物,考察不同重组氧化还原酶对DKTP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对高选择
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TCCC11319)发酵液中不同酶组分在降解含铬废弃物中的作用,本文利用PCR法扩增了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TCCC11319)的胶原蛋白酶基因col,成功实现了酶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lis WB600)中进行表达;同时对重组酶的的酶学性质进行
本研究合成了猪胰腺来源磷脂酶A2(pla2)基因序列,将pla2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PIC9K-pla2,并将其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构建获得毕赤酵母工程菌株GS115/pPIC9K-pla2.该菌株经诱导发酵后,发酵上清液中重组磷脂酶A2(PLA2)活力达到23.7U/mL.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TCCC11286)中筛选克隆到一种β-甘露聚糖酶编码基因man286,该基因所编码的β-甘露聚糖酶不仅具有较强的酸稳定性,而且对胰蛋白酶具有较好的抗性;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酶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在Pichia pastoris GS115中实现了高效异源表达,并对其分离纯化后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醛酮还原酶家族(AKR)属于氧化还原酶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已发现其家族成员超过190个并被分为16个家族.因其在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因此醛酮还原酶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来源于多种微生物的醛酮还原酶已经被应用于合成高价值的手性化合物中,同时也发现目前的醛酮还原酶在产业化生产手性化合物的过程中,存在着有效的催化剂数量有限和反应效率低等特点.本文主要就对醛酮还原酶蛋白的
葡萄糖酸钠的生产方法很多,催化氧化法和发酵法现在比较普遍,酶法生产是一种新兴的工艺.酶法生产工艺采用葡萄糖为起始原料,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葡萄糖酸,然后用碱中和而制得葡萄糖酸钠.该方法具有生产操作简单、节能降耗、产品纯度高的优点.试验结合相关资料和试验阐述了葡萄糖初始浓度,反应温度、pH和加酶量对酶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工艺的影响,并通过工厂生产实践证明了酶法生产葡萄糖酸钠新工
微生物合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近来正向着材料的多样性和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发展.材料的多样性体现在多种单体及其分布(Diverse monomer distribution)、不同的嵌段长度(Diverse block lengths)、不同的分子量(Diverse molecular weights)、均聚物(Homopolymer)、随机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嵌段共聚物
脂肪酶作为应用广泛的工业酶,利用NMR技术研究其结构、特异性及分子水平的动力学对基于工业用途的理性设计改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通过利用毕赤酵母P.pastoris及大肠杆菌E.coli BL21trxB(DE3)表达系统分别表达同位素标记的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华根霉脂肪酶(RCL),对两表达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系统表达的13C,15N标记RCL有相同的二硫键组成及相似的NMR二维图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