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低能气体离子源

来源 :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和粒子输运学术会议暨2008年反应堆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材料中氦和氢的积累可引起材料性能的恶化甚至失效。为研究这些材料内氦和氢的存在形式、氦与氢及缺陷的相互作用、气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研制了一台离子束能量最高为20 keV的冷阴极潘宁型气体离子源,用于与200 kV透射屯镜联机,以便在离子注入现场原位观察氦和氢不同注入浓度下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对离子源进行了氦离子的起弧、引出和聚焦测试。 离子源可在15mA~60mA的放电电流范围内稳定地工作。在5×10-3Pa和1.5×10-2Pa工作气压下,放电电压约为380V和320V.低气压下引出的离子束流比高气压下大,且引出束流随着放电电流和吸极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等径三圆筒透镜可产生显著的聚焦作用,在距离透镜出口150 cm处,离子束流密度可提高一个量级以上.对能量在10keV左右的氦离子获得了束流密度约200nA·cm-2的离子束,可以满足多种核材料进行在线离子注入和原位电镜观测的需要。
其他文献
中子学分析涉及复杂的几何模型和三维数据场,数据分析处理已逐渐成为中子学分析工作的瓶颈,发展面向中子学分析的专用可视化系统有利于提高数据分析效率。SVIP是一个面向中子学分析并具有扩展应用领域能力的集成可视化平台,本文对SVIP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功能、开发平台和关键技术。本文以ITER基准校验模型为例对SVIP进行全面测试,测试结果显示SVIP显著简化了数据分析工作的流程,提高
本文研究了一种脉宽调制器SG1525AJ的抗中子、γ总剂量性能,试验结果为该器件应用在抗辐射加固电路中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概要介绍了中国ITER氮冷固态试验包层模块(HCSB TBM)设计组近年来HCSB TBM和HCSBDEMO包层两方面的中子学研究工作进展情况。HCSB TBM方面主要工作包括:采用改进的3x6 1/2TBM结构及材料布置、MCNP计算模型,给出了HCSB TBM中子学计算和优化分析;完成了三维MCNP/放射性计算程序FDKR的程序连接,并通过耦合分析计算,给出了TBM模块的活化、余热、BHP
中子学计算与分析是反应堆物理与辐射防护设计、燃料循环管理优化和核安全分析的基础。在广泛深入调研国内外中子学程序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中子学模拟计算技术和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和研发了基于网络的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软件系统VisualBUS,可用于裂变、聚变和各类混合次临界反应堆系统以及加速器等辐射装置的计算与分析。一系列国际基准校验计算和实际应用表明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和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聚变示范堆和聚变动力堆的首选结构材料。国际上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在研发其特有的RAFM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与国内外多家单位的合作下发展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本文总结了CLAM钢研制发展的主要进展,包括其成分优化设计、冶炼加工制备工艺、物理性能、机械性能、辐照性能及与液态LiPb的相容性等测试与研究以及各种焊接工艺研究等
液态锂铅包层是国际上普遍关注和最有发展潜力的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之一,而包层材料是液态锂铅包层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液态锂铅包层普遍选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作为结构材料,液态锂铅作为中子倍增剂及氚增殖剂。另外,部分设计采用了耐高温、电绝缘流道插件作为功能材料,以降低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及提高冷却剂出口温度(高于700℃)。为适应液态包层的发展需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DS团队联
在深入分析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实现核废料嬗变、可裂变重金属梭燃料和氘核燃料增殖、产能等多种功能的次临界反应堆概念。概念有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参数适量外推的等离子体物理和技术水平的聚变堆芯、高压He气/液态LiPb双冷却系统嬗变包层。介绍了系统基本概况和参考结构形式,阐述了系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包层中子物理学和包层热工水力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工程约束限制条件,指出系统相关的安全和
目前国际上代表性的磁约束聚交反应堆设计包括美国的ARIES系列和APEX系列、欧洲的PPCS系列、日本的SSTR系列、中国的FDS系列设计,以及国际合作的国际热核聚交实验堆等。这些设计研究涉及到聚变能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聚变实验堆、商用示范堆和商用动力电站等的设计研究、相关物理和技术发展以及相关的能源技术与经济策略研究等。简要介绍了上述设计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核反应堆启动、临界安全分析、脉冲堆引发脉冲实验等含有弱中子源条件的近临界系统中,由于源中子较弱或涨落较大,其初始裂变链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人们特别关注低强度的弱中子源所引起核系统中子增殖过程中的统计涨落行为,它反映了中予输运的随机性质。1960年美国T.E.Wimcu等人在Godiva-Ⅱ脉冲堆进行的弱源超瞬发临界状态下爆发脉冲等待时间概率分布实验揭示了中子增值过程中统计涨落的
在前期初步研究基础上,针对钍铀燃料循环存在工作期偏短的问题,本文采用更高富集度235U的含钍组件,研究新换料设计方案,增加换料批次,使压水堆钍利用的效率得到提高。研究是以CASMO3-NGFMN和MMSD5-SN2-NGFMN物理分析系统作为钍铀燃料循环研究计算工具。以大亚湾第1机组压水堆为参考堆型,不改变反应堆栅元、组件和堆芯的结构与几何尺寸,设计新型含钍组件。从平衡铀堆芯出发,对钍利用方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