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深层火山岩油气藏油源与成藏模式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运用运用原油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族组分碳同位素和单体碳同位素等多种资料,相互印证、相互衔接,结合地质情况,探讨深层火山岩油气藏油源,并建立该区深层火山岩油气藏成藏模式,为冀东油田下一步勘探方向及其有利勘探层系提供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71 个台站的最低气温资料,根据对风电工程有影响的温度指标进行评估分析,指出黑龙江省各地受低温影响风电工程建设的时空分布情况。
暴雪是黑龙江省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本研究基于黑龙江省1970~2006 年37 年78 个市(县)的逐日降雪资料,对暴雪初、终日分布规律,暴雪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信息扩散理论计算了黑龙江省各市(县)发生不同暴雪日数的概率风险估计值,并结合GIS 技术进行风险区划。研究表明:①黑龙江省暴雪初始日期和终止日期37 年来变化不大,初始日出现在10 月上、中旬,终止日出现在4 月的中、下旬
本文采用LAPS中尺度局地分析模式大气,对2008年7月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作天气学降水运动的中尺度诊断计算与分析。诊断计算包括:可降水量、层结不稳定能量、对流可降水量、水汽权重平均风速、水汽通量散度、云水、云冰总量及其通量散度、垂直速度与凝结函数降水率等。分析表明:“西南涡——切变线”系统的暴雨发生在暖湿气团与变性冷气团之间的中尺度风场辐合上升运动区,“重力波”中尺度雨团发生在层结不稳定的暖湿气
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水平分辨率1°×1°的FY-2E卫星相当黑体亮温(TBB)网格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湖北省2010年梅雨期持续暴雨期间中尺度系统的演变和物理量场的配置,以求得中尺度系统与物理量场在湖北省持续暴雨预报中的预报作用。结果表明:TBB场能较直观地反映暴雨过程中中尺度云团对流活动、降水的分布和强度特征,暴雨出现在TBB低值带中心和低值中心北侧等值线密集带以及等值线曲率大
降雨能诱发大量滑坡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威胁,但现阶段对滑坡的传统监测手段,可视性与智能性不足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本文将滑坡监测与三维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三维滑坡的监测信息系统,为滑坡监测数据表达和成果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平台。针对滑坡多种诱发因子的耦合问题,主要探讨了降雨对滑坡的影响机理,分析了滑坡的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复杂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
本文利用咸宁市黑山观测站及武汉观象台两个测站的微波辐射计资料和风廓线资料,对2011 年6 月 9 日发生在湖北的暴雨系统分别经过上述两个测站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降水发生前后,两个测站的风廓线图都出现了风向不连续线:该不连续线上方,风向偏南,而其下方风向偏北。低层风向不连续线的产生时间提前降水十几分钟,能够作为临近预报的指标;“顺滚流”不一定作为预示天气转坏的因子出现,也可能作为暴雨发生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FY-2C 相当黑体温度(TBB)及NCEP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0 年7 月 12 日湘西中部突发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是在梅雨锋的稳定控制下,由于高原短波系统引导中纬度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两个距离很近的对流单体先后发展并与贵州东部的对流系统合并而成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是造成暴雨发生的直接原因。孟加
利用常规地面资料,按三种标准统计分析了湘西自治州各县(市)寒潮的气候特征。分析了大气环流变化、全球气候趋势变暖对湘西自治州寒潮出现频次的影响、分析了各县(市)寒潮频次特征。通过对寒潮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分析,对寒潮的预报及服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受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高低空急流等影响系统共同影响,2011 年6 月9 日~10 日湖南省内出现了入汛以来首场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强度大,局地性特征明显,致灾性强。本文综合利用NCEP 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地面自动站资料以及LAPS 中尺度分析资料,采用Barness 带通滤波方法提取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信息,对此次强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演变特征及暴雨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急流和南压
本文以油气成藏理论为基础,根据南堡凹陷处岩石结构、甲烷含量、同位素等数据和原理,应用国内外建立的煤成气和油型气模型,对南堡油田奥陶系潜山天然气成因及其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