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密对象的丧失给个体带来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多个层面的广泛影响,使个体经历着情绪健康和生活恢复双方面的挑战。社会支持对个体在应激情境下的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性,但其在丧亲领域究竟为个体的哀伤适应能否带来积极影响,仍是已有研究未能回答的问题。社会支持是一个提供者、接受者和特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丧亲是一个特殊的情境,只有与此具体情境相匹配的、与丧亲个体的需求相符合的支持才是有效的支持。因此,有必要探究丧亲社会支持的内涵,而且需要一个具有良好测量指标的丧亲社会支持量表工具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在质性研究对丧亲社会支持内涵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发展出丧亲社会支持量表的条目库,并在391人的丧亲样本中进行测量验证。本研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估丧亲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并初步探索中国丧亲个体社会支持的特点。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含有四个因子,分别是"生活照顾"、"经济支持"、"哀伤加工"与"情绪恢复",四因子结构模型的拟合系数良好(CFI=0.948,TLI=0.936,SRMR=0.051,RMSEA=0.078)。四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8~0.720,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06~0.884。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良好(r=0.396),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5,两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52。因此,丧亲社会支持问卷在中国丧亲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同时,本研究考察了中国丧亲人群社会支持的特点,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与丧亲者和已逝亲人的亲密度显著正相关,与逝者年龄显著负相关。另外,因自杀及意外而丧亲组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疾病组(p<.05)、自然死亡及其他组(p<.05)。丧亲社会支持量表工具的开发将会进一步推进丧亲与哀伤领域量化研究的开展,同时对丧亲人群的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