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激在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第二十次全军麻醉与复苏学学术年会、2018年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认为穴位刺激主要通过调理经络系统、激发和强化机体固有的良性调节功能、使机体重新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针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刺络放血及拔罐等方法,其中耳穴压豆、针刺、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等是临床常用的穴位刺激方法在减轻围术期疼痛、减少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效果,现已成为围术期临床的一项重要医学措施,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同术期相关学科的认可.
其他文献
探讨五常法在疼痛门诊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疼痛门诊日常管理提供参考.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麻醉科疼痛门诊所有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前期管理中存在问题,如仪器设备摆放混乱标识不清、急救物品药品随意取用补充不及时或失效、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欠健全、风险防范预案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采用五常法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如具体实施对策有常组织:首先成立管理小组,传达五常法管理精髓,发动大家积极参与,
探讨规范乱化急救技能培训对麻醉护士应急能力培养的影响.选取本院麻醉护士39名,其中麻醉恢复室11名、疼痛门诊2名、门诊妇产中心6名、无痛内镜中心3名、生殖中心8名、眼科手术室4名、导管室5名,均为女性,年龄25-40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0名,护士22,护龄3年以下13,3-5年18名,5-10年5名,10年以上3名.日常手术由麻醉医生参与麻醉,护士由护理部总手术室护士长管理
术中输液1200ml,未导尿,术中出血约5ml。后患者咳嗽频率及粉红色泡沫痰均明显减少,持续泵注盐酸肾上腺素及面罩吸氧,患者血压及脉搏氧饱和度可以维持相对平稳。请重症监护室医生会诊并与家人沟通后转入重症监护室。01:10在持续泵注盐酸肾上腺素、面罩吸氧及便携式监护仪监护下送入重症监护室,留置尿管尿量800ml,入监护室后完善心脏彩超示:EF值33%。术后1日晨随访,患者病情稳定,血压、心率及脉搏氧
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在新生鼠炎症暴露致未成熟脑白质损伤的影响.取C57BL/10J新生3天(P3)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DAPT组(sham+DAPT)、炎症暴露组(LPS)、DAPT预处理炎症暴露组(LPS+DAPT);LPS组和LPS+DAPT新生3天小鼠予以LPS(0.25mg/kg)腹腔注射,sham+DAPT组和LPS+DAPT组采用Notch信号特异
"感动中国"的都是可歌可泣的大事件大人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或现实价值,而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肯定不会惊天动地,甚至微不足道,且常常在不经意间,却让患者与家属感动的一塌糊涂.
本课题组既往研究证实,Treg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免疫调节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卒中后外周T细胞的激活机制尚不明确.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关键酶,调控Treg的脂肪酸代谢.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免疫细胞表达的ACC1对Treg激活机制的调节作用,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观察每博变异度联合中心静脉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围术期容量管理及肺功能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30);常规补液组(N=14组),每博变异度联合中心静脉压补液组(G=16组).两组患者入室监测ECG,SPO2,BP,常规补液组按8ml/kg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实验组行左侧桡动脉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监测有每博变异度(△SV)和中心静脉压(CVP);两组均行L2-3硬腰联合
住培工作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教学查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他理论联系实际,即培养了住院医师的问诊、查体等能力,也培养了住培医师利用病史资料进行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会议
本文介绍了CEA手术麻醉的特点,分析了电针在CEA手术中应用的可能性和优势,探讨了电针优化解决CEA手术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