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来源 :广东省医学会第二次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7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种全新的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的ASD封堵手术方式.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共10例ASD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送入可调弯鞘,超声引导下调节鞘管头端,使其与房间隔平面垂直并居于ASD正中,选择适当大小的封堵器通过鞘管,常规释放左盘伞及右盘伞.结果 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手术时间27.4±5.6(min),心内操作时间6.7±5.2(min),全部病例无残余分流,住院期间无死亡,无心律失常、溶血及心内感染,无颈内静脉损伤及栓塞.术后随访1月,所有患者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脱落、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ASD封堵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轻微,适应症更广,并发症更小的新的术式,较传统的经皮介入封堵、经胸封堵ASD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手术中钙化瓣环的处置及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将我中心就诊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超声筛查,对于超声提示存在瓣环钙化者行心脏CTA检查,于2009年5月至2015年1月共计筛查出的42例伴瓣环钙化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评估瓣环钙化累及范围及深度然后手术治疗.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6例,二尖瓣置换20例,双瓣置换8例,生物瓣膜置换9例,机械瓣膜置换33例.术中对于钙化灶≤0.50cm未累及
会议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下称先心病)术后持续体外膜肺氧合(下称ECMO)的患者绝对镇静肌松低体温状态,并且伴延迟关胸固定体位,禁食,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压疮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压疮风险系数极高.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ECMO患者的压疮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该组患者入室均使用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单行压疮危险评估并与家属签字告知;评估值大于20分非常危险者在病情许可下均给予用冰囊袋自制的水床或气垫
会议
目的 总结微创胸腔镜下再次心脏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统计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微创胸腔镜下再次或多次心脏手术30例.女性病人21例,男性9例,年龄为19~73岁,平均年龄51.33±13.45岁.手术方法与入路:全身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常规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采取仰卧位,左前下胸壁及右背肩胛区放置体外除颤电极片,右侧身体垫高15-30°,右上肢举
会议
目的 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经验及近期疗效分析.方法 从2006年7月至2015年5月,共765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男354例,女388例.结果 74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18-68(27±9.2)岁,年龄小于30岁517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99例,其中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9例;室间隔缺损265例,其中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49例,合并感染性
目的 对PiCCO监测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血流动力学及容量评估方面的监护管理.方法 总结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应用PiCCO监测的婴幼儿心脏手术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天-33月,平均年龄180±5天,体重5±0.7Kg,其中TOF根治15例,Switch合并VSD、PDA或ASD 7例,TAPVC矫治5例,其它8例.通过以下监护提高手
会议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和猪尾巴管应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对我科2015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共40例(其中胸腔积液29例,气胸11例)婴幼儿胸腔采用双、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或猪尾巴管(其中双腔中心静脉导管4例,三腔中心静脉导管6例,猪尾巴管30例)在B超定位下进行穿刺并留置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瓶,持续负压引流.术后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防感染,防引流管脱落及折叠、堵
会议
目的 通过分析心脏术后病人入住ICU出现心理问题,及早针对性地对每一位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以免因心理问题而影响病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总结我科2015年7-9月份,成人先心体外循环心脏手术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5y-55y,VSD 7例,ASD 3例IAA1例,PAPVC 7例, DORV1例TOF2例,Eeistein畸型1例TGA/PS1例,其
会议
目的 非药物性血液保护包括体外循环(CPB)中逆向自体血预充(RAP)、等容血液稀释、微小化CPB管路等等,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中.本研究对比体重45-55kg的病人在心脏手术中用或不用RAP对于血液稀释及异体输血的影响.方法 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116例行二尖瓣置换(含同期三尖瓣成形)的病人被分为两组,T组(n=56)采用RAP,C组(n=60)不采用RAP.排除急诊手术、体重<
会议
目的 回顾本院22例儿童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随访结果,探讨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疗效、并发症及心功能状况.方法 分析2010-2015年22例患者安装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3天-11岁,平均8.5个月,体重2.7-43.6KG,平均6.35KG.18例系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心脏畸形矫正术后12天-7月安装起搏器,主要诊断包括室间
会议
目的 分析比较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与传统外科修补术治疗10kg以下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 传统外科手术组包括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采用直接修补或补片修补VSD;经胸小切口封堵组包括同期接受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20例患儿,采用对称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伞封堵VSD,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输血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无死亡,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20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