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裂缝型油藏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室内评价

来源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温、低渗型油藏,且非均质严重,微裂缝发育明显,大部分油井投产后产量下降迅速。常规注水开发时,注水量大时注入水容易沿裂缝快速推进,形成水锥,含水上升快,致使部分油井水淹,(采收率)驱油效率下降;注入量少时,地层能量补充不上。水驱效果差;微生物技术的作用形式多样,针对裂缝型油藏微生物菌体及其产生的生物质大分子可以堵塞大孔道,起到调剖的作用;同时微生物可产生生物气增加地层压力,形成人工气顶,产表面活性剂、有机酸等驱油剂驱替裂缝周边区域原油,起到增注及驱油的双重作用;本文选定延长油田具有代表性的西区正395井组岩芯进行微生物驱油室内研究,正395井有效孔隙度范围为12-22%,平均有效孔隙度18.2%,气测渗透率范围为30-100*10-3MD,平均气测渗透率70*10-3MD,油层温度40℃左右,微裂缝发育明显,利用“Superzyme”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对人工岩芯及正395井组岩芯进行室内脱油及驱油实验,结果表明“Superzyme”微生物在地层水环境中生长繁殖良好,并对裂缝型油藏具有很好的调剖作用和良好的驱油效果,该技术在延长油田低渗、特低渗透裂缝型油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800kV直流换流站母线的电晕特性问题影响着换流站管母线的优化设计和经济运行。本文通过实验室对不同对地高度的φ250和φ300管母线的起晕电压、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和地面合成场强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对φ250和φ300管母线当施加±800kV直流电压时,管母线在高度10m和12m情况下,其起晕电压在±1200kV以上;管母线下地面合成场强小于30kV/m,可听噪声小于55dB,无线电干扰小于6
国外运行经验表明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在总的跳闸率占较大比例,且绕击跳闸率远大于反击跳闸率。本文基于长空气间隙的放电理论建立了雷电屏蔽的先导发展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拟建的云广±800kV 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特高压线路存在明显的回头雷击现象,绕击率随着杆塔高度、保护角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受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建议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好采用负保护角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缆线路逐渐增多,电缆对地电容电流增大,对消弧消谐提出更高要求。
利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工作中现场监测的数据,首次采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固态排渣煤粉炉中机组规模、空气过剩系数、煤中挥发分和发电负荷率四种因素对NOX产生浓度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得出: NOX产生浓度与前三种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与发电负荷率的关系受锅炉是否采用低氮燃烧措施的影响。空气过剩系数越大,煤的挥发分越高,NOX产生浓度越低;采用低氮燃烧装置的锅炉中,机组规
本文根据我国电网调度实时数据管理需求,基于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研究了网络二极管技术,以解决调度SCADA 与MIS系统集成的安全问题。本文从硬件上实现了电力调度网与 MIS 网的安全隔离;实现了SCADA 数据向MIS 网的单向传输;提高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稳定和速率等性能要求;设计特殊的自定义数据包,实现文件传输,为实时信息包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范例。测试证明:本系统的安全
本文介绍了午山数字化变电站建设背景,午山数字化变电站简介,对220kVGIS电子式互感器及其配置电子式互感器数据传输规约,220kV保护及智能控制柜以及午山数字化变电站的验收和运行情况做一综述。
SCR(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本文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软件Fluent对不同负荷下的脱硝系统喷NH3格栅的混合效果及NH3浓度分布状况,研究证明了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良好,且满足不同负荷要求。
介绍了华能丹东电厂350MW燃煤机组锅炉节油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简要分析了该锅炉燃烧器布置方式及磨启停方式对磨启停节油技术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华能丹东电厂2台锅炉在各种日常磨启停方式及其对应负荷下,可实现安全无油枪助燃启停,落实后可获得节油100%的理想效果;2)试验锅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及磨启停方式的特殊性对实施无油启停磨技术有利,燃煤着火性能优异以及锅炉稳燃能力强等均是实施节油技术的重要保证
大唐洛阳热电厂两台300MW供热机组给水泵配置原为三台50%容量电动给水泵,两运一备。为了节能减耗,增加外供电量,将给水泵配置改造为两台50%容量电动给水泵和一台10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改造完成后对采用汽动给水泵和电动给水泵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汽动给水泵优于电动给水泵的结论。
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作为防污闪工作的基础环节,是输变电设备合理进行外绝缘配置的依据。国家电网公司《高压架空线路和变电站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152-2006)的颁布执行,采用饱和现场污秽度作为污区划分的依据,将我国防污闪工作思路从“一年一清扫”转变为“绝缘到位,留有裕度”。基于上述思想,华北电网公司开发了智能污区图绘制系统。建立起污源、大气环境质量、现场污秽度、气象参数、运行经验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