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途径和动物模型对纳米材料安全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2013年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由于在磁共振造影方面的独特性质,近年来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尽管基于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静脉注射类磁共振造影剂Feridex和Combidex最近已经停产,以恶性肿瘤磁共振(分子)成像为驱动的高质量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在体应用研究从未止步。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在磁性纳米颗粒及其肿瘤成像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及最新研究进展[1-14]。
Nanoparticle materials with modification are good for serving as shuttles of drug delivery and contrast agents in different biomedical imaging modalitie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compu
癌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和适应性强的疾病,需要根据病人的特点和疾病的诊断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治疗诊断学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癌症诊治新方法,它将多模式的成像诊断技术和成像引导下的治疗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对癌症的高效和个性化诊治成为可能 [1]。
目前纳米银作为抗菌剂被广泛用于日常用品,包括医疗产品。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纳米银颗粒进入生物体后,会系统性的分布于全身,然后影响二级靶器官,包括脑组织[1]。。
引言:纳米银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纺织品及其它生活日用品等领域。在医疗保健品中,应用最多的是含有纳米银的敷料,其次是在导管类产品上增加纳米银涂层,用以防止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