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向文科渗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an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高校进行文理专业教育,造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脱节,制约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实施"文理渗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但是当前所有的高校在实施"文理渗透"时,文科向理工的单向渗透方面有很多成果,在理工向文科的渗透方面进展缓慢。我校在理工向文科渗透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使文科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精神,为培养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数字电子技术试题库采用开放式的设计结构,便于不同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要求,自行添加和修改试题;利用OLE技术,使题库与word挂接,增强了题库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了成卷过程中试卷统计信息的动态生成。该题库已连续两届成功用于本校该课程6个专业20多个班级期末考试的统一自动命题,促进了课程考教分离的实现。
本文介绍了我校针对学员能力培养的需要,将原属"电路分析"、"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及"微机原理"课程的相应实验进行的系统的改革。实验归并成两门独立的实验课──电子电路实验和电子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分五个训练模块。本文还就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师资严重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理论课教员长期不进实验室、不上实验课、不知道怎么做实验和做什么实验,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脱节等的解决办法进
当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学校教学中各个环节,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但在实际的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例如课件的质量、课件与常规教学手段的配合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本文时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本文论述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水平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目标、思路和构架,探讨电工电子基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介绍了武汉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
结合电子信息与电气信息本科专业特点,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产学研结合问题、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思路。
教育信息化正在对学校教育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高校基础课教师面对的挑战和目前高校信息化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了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首先在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阐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而介绍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然后重点说明布鲁纳教学论产生的背景及发现法教学。最后以作者对发现法教学的理解论述如何讲好课。
教学实践显示,我国大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除了成绩以外,还存在不少问题。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10多年来我国大学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成绩最大的一项,同时,也是问题最多的一项。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作用,有必要先对我国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中的成绩和问题做一评估。本文就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分析。
本文是作者继《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中所撰写"国际电气工程本科课程设置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一文的续篇,结合作者到美国几所著名大学的实地考察介绍其教学体系以及我国电气工程本科现行实验课状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实现试题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从而实现组织试卷的自动化,并实现对试卷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是教学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本系统采用Delphi 7进行开发,选择本地数据库Paradox,使用Borland Database Engine (BDE)技术访问数据库信息;采用OLE技术,调用Microsoft Word对试题内容、答案进行添加、编辑、删除,并将最终结果存入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