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杏优良无性系开花及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gu77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课题组前期选育的西伯利亚杏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对其开花及授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优良无性系的进一步评价筛选及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46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中,2012年1个无性系比普通西伯利亚杏始花期晚8d,1个晚5d,21个晚3-4d。参试的无性系花期6-9d,其中1个无性系花期9d,9个无性系花期8d;西伯利亚杏无性系自然授粉坐果率较高,参试无性系中自然授粉坐果率<5.0%的占17.4%,坐果率5%-9.9%的占15.2%,坐果率≥10%的占67.4%:16个无性系白交授粉坐果,但仅1个达到Audergon的自交亲和标准;风媒传粉坐果率较低,坐果率<5.0%的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总数的58.7%,坐果率5%-9.9%的占23.9%,坐果率≥10%的仅占17.4%。通过比较风媒传粉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风媒传粉与虫媒传粉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风是西伯利亚杏传粉重要媒介之一,但西伯利亚杏主要靠虫媒传粉。
其他文献
累枝虫(Epistylis sp.)隶属于缘毛亚纲,固着目,累枝虫科;是一类广泛附生于多种水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纤毛虫.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严重危害养殖的鱼苗、鱼种、鳖及各种虾、蟹的卵、幼体和成体.其中尤以对虾、蟹的幼体和鱼苗的危害最大,可引起大批死亡,残存的商品价值也大大降低.珠蚌累枝虫(Epistylis unioi)是龚循矩(1986)在圆顶珠蚌的鳃叶上发现并命名的.
Cryptocaryonosis is a "vhite spot" disease in marine fish caused by Cryptocaryon irritants.The parasite exhibits several unique proteins that are critical f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fection process.
2011年5月~2013年5月,对海南、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系统的褐点石斑鱼、紫红笛鲷、红鼓等多种海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共从病鱼体内分离获得弧菌63株,经鉴定, 45株为哈维氏弧菌。该病原感染病鱼的主要症状为体色发白,体表多处大面积溃疡,肝脏、脾等脏器严重充血,特别严重的鱼体肝脏出现许多白斑。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为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引起包括大豆、向日葵、油菜等75个科中400多种植物病害,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核盘菌生活史中,子囊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熟的子囊盘可以释放大量子囊孢子,而子囊孢子作为再侵染源可以萌发继续侵染寄主植物,加重病害的传播流行.本实验室在核盘菌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一类含有Forkh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柱花草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突变体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994.对其进行菌落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及产孢量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分析T-DNA插入位点,通过本地blast比对进行序列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与柱花草炭疽菌野生型菌株CH008相比,突变菌株994表现致病力丧失,生长速率(1.
对采自广西北海的邦得2号杂交狼尾草叶斑病病样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得到6株致病性真菌。对其进行了培养特性以及形态观察,从形态上初步鉴定为弯孢菌。进而利用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均扩增出约600 bp的特异性条带。回收特异性条带克隆后测序。经测序获得了590bp长的序列。将获得6个供试菌株ITS序列分别于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搜索,结果显示6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重要成员,其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43科156属的300多种植物,尤其对十字花科蔬菜为害严重.TuMV是正义单链RNA基因组,5′末端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VPg,3′末端是Poly A尾巴,两端均含有一段非翻译区(UTR),中间仅包含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起始翻译成一个约360kDa的多聚蛋
孢囊线虫(Heterodera sp.)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原线虫.该类线虫广泛分布在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可严重为害禾谷类、马铃薯、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其中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是新近在我国发现的一种严重为害水稻的病原线虫.该线虫一般可造成7% ~19%的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稻种植、管理制度的变化,其潜在的威胁性正在加大.
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 (Haliday)]是稻田生境中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之一,对稻螟蛉(Naranga aenesc)、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的田间种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螟蛉盘绒茧蜂寄生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发育历期、体重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纵卷
组氨酸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的必需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或由体内共生菌合成.褐飞虱基因组中缺失组氨酸合成的所有基因,而其体内类酵母共生菌(YLSs)基因组中存在相关基因.为探明类酵母共生菌在组氨酸合成中作用及其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本文通过同源搜索在YLS基因组中发现一个组氨酸合成基因磷酸核糖亚氨甲基-5-氨基咪唑-甲酰胺核糖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