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安全评价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外部条件,剖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对该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历程,说明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安全素养、职业素质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以安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为例,将建筑工程现场作业人员完成实体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采用对白和动作的话剧情境进行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里站起来、走起来、讲起来和唱起来等,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更准,记忆更深,应用更活.
国内外长期以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证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必须推动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因素影响、作用下的联合育人体系.论文针对目前中国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科教协同育人的思想理念;分析研究了科教协同育人的10类特色模式,并结合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应用,形成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教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课程实践环节,教师多方拓展资源,从课程实验、专家讲座、社会调研、企业参观实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学生深入掌握通风除尘的课程知识体系.近年来,这种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以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科特色为基础,通过调研分析并结合专业认证要求确定了12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以此为能力目标,指导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了由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综合模块组成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表明,基于能力本位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汲取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诉求,提高学生能力水平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中国安
安全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有效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加强与相关学科交叉发展,共享资源平台,优化培养模式.本文基于重庆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结合重庆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成效,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与实践、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基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断
CDIO是一种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全新工程教育理念,能够很好地解决实践教学脱离工程实际、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本文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国内高校的应用情况,阐述了CDIO理念在专业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改革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方法,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学采用CDIO理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DIO理念在安全工程教学改革领域的发展前景.
安全原理类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安全工程专业一样,在课程建设方面并不十分成熟.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国外已形成了比较完成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本文介绍了了成果导向理论基本思想、特点和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理论的安全原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和成果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本文能对提高安全原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
以东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体系为基础,结合2016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调查与分析,从课程安排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校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本文在本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已通过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研究如何进一步融合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相关要求,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本文首先解析了以专业认证为框架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而研究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两者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设置对策,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注安师执业资格制度与专业认证,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提出、分析与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阐述工程认证是安全工程专业发展必然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热工学》在全面达到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要求中的基础性作用,可深化安全评价和隐患分析.分析针对当前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当前工程认证背景下《热工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包括强化实验创新思维、定期课题讨论、建立和发展教师科研群和现场模拟训练,旨在从根本上改变《热工学》知识枯燥、理论抽象的特点,强化热工理论应用于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