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养殖市场风险的成因、影响与防控对策

来源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风险是水产品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水产品养殖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水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和水产品滞销,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的改变,而在水产品生产、流通、贸易等环节都有更深层的原因。水产品养殖市场风险推高了水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损害了水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严重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要通过推进水产品养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和完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水产品养殖业风险补偿体系建设、水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和水产品信息体系建设,有效防控水产品养殖市场风险。
其他文献
运用Topsis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评价了海带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中带宽、波褶厚、叶片厚度、鲜重6个主要产量性状,在对荣福、杂交一号、爱伦湾、平板菜、福建种、三海、东方3号8个海带品种(系)分析结果显示,在所评价的8个海带品种(系)中,荣福、爱伦湾和三海海带综合性状最好,而福建种群和早厚成海带的综合性状较差;在不同评价方法中,Topsis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
克隆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干扰素调节因子2(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IRF-2)基因cDNA全序列、基因部分序列及其5 调控区.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的N端DBD结构域,并且包含6个重复色氨酸.氨基酸同源对比结果显示,三角帆蚌IRF-2氨基酸序列与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和鱼类的IRF-2序列同源性较低,为24.
根据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在中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专属经济区内采集的110个鲣鱼精巢的分析结果,本文对该海域雄性鲣鱼的生殖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鲣鱼叉长体重关系为W=9×10-6L3.13;(2)体重基本呈正态均匀分布,叉长出现不仅一个优势组;(3)精巢体指数与体重的线性关系为y=0.0004x+0.186,R2 =0.3404;(4)鲣鱼精巢发育情况与其他硬骨鱼类相似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水产养殖病原生物的检测中.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混合物存在着多种成分需在低温下储存,不能反复冻融;且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保存期限较短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处理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混合物,并通过在混合物中添加不同量海藻糖(5%,10%,15%)的方法保护混合物的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5%海藻糖组在冷冻干燥过程中
渔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及时掌握渔情海况对渔业生产企业十分重要。本研究在Web环境之上构建渔业WebGIS服务平台,采用IDL与ArcGIS Server一体化集成、Geodatabase管理多源空间数据、Ajax交互式网页开发技术,提供渔业信息产品的制作、发布、查询等服务,从而实现扩大渔情海况信息的服务范围,满足我国渔业生产与科研需要,促进渔业信息化发展的目的。
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联系渔业科技与渔业生产的纽带和桥梁,是实现"科技兴渔"的重要过程,新的形势下加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工作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某水产科研院所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研究成果和软科学成果三类成果转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综合效益是评价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最为重要的指标,学术水平是评价基础研究类成果转化最为重要的指标,综合影响是评价软科学类成果转化最为重要
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利用率是目前试点、示范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现实要求,也是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体系功能的措施之一。本文认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不同的分类,依据信息的有用性特点,可以划分为基本分类、衍生分类。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的综合利用,主要在于通过将可追溯信息数据通过集成和数据挖掘,"各取其需",将数据利用的效率最大化。
本文针对海洋捕捞业探讨如何改善我国海洋渔业统计制度。当前我国海洋捕捞统计主要采用的是层层上报的全面调查的机制,数据的可靠性、系统性较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捕捞日志执行不严格,渔获物上岸统计管理不规范、水产品市场统计管理缺失、捕捞统计监督管理制度缺失。结合国际社会对海洋捕捞统计的要求以及有关国家的实践,文章建议:尽快全面实施捞日志制度;建立捕捞渔船限定进港制度和港口渔获物上报与统计监督制度;实行水产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目前全球渔业管理的新理念,其要求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目前东海渔业管理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对内,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不断衰退;对外,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近海捕捞作业压力因大量渔船回归而进一步加大。
为了评估长江口及杭州湾鳗苗定置网对兼捕的经济鱼类损伤程度,2011年2-4月,在长江口以及杭州湾选择10个渔民已设置的鳗苗定置网采集鱼类样本。共收集156网次,采集鱼类7638尾,隶属24科,49种。其中海洋性鱼类22种,河口性鱼类15种,洄游性鱼类5种,淡水性鱼类7种,渔获物中包括后弯曲期仔鱼到幼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