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的言语共同体内,受制于特定社会文化域,为避免不便明说的意义和意图,采取婉转间接的语言手段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符号。本文从欲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逐步分析委婉语的意义构建,从而揭示语言符号背后的内在动因,即认知理据。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禁忌语与委婉语构成同一概念的语义范畴。禁忌语被视为原型义项成员或典型成员,具有最多的区别于其他不同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属于该范畴中的原型。在范畴"old man"中,禁忌语old man语义特征:1)年老;2)活的较久;3)体虚;4)经验丰富的;5)无用的;6)需要被照顾的;7)心智成熟的。8)保养很好的人。在该范畴中典型性最高,涵括最多的突显性特征,故为范畴"old man"的原型。在禁忌语和委婉语构成的同一概念的语义范畴中,由于语义范畴能够围绕原型义项向外扩展,被禁止使用的禁忌语便有可能向上义范畴或下义范畴发生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原型义项向边缘义项扩展,家族相似性削弱,从而拉大义项与禁忌事物之间的距离,进而达到委婉曲折的目的。这就是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在范畴"old man"中,成员"senior citizen","golden ager","distinguished gentleman"是"old man"的上位范畴。这些成员的语义远比"old man"模糊、弱化,需要读者有更高的认知能力扩大并且抽象概括了"old man"的语义,形成委婉语。成员"the longer living"是"old man"的下属范畴,它突显了"old man"活得久这一特性,弱化了其它消极、负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