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来源 :第五届中国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十四个世界水日确定的主题就是"水与文化"。 本文讨论中华水文化传统久远,博大精深,它的传承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人水和谐的福扯境界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当代水利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需要以先进文化和科学理论为引导,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局面。加强水文化研究和建设正是适应了现实社会的客观需求。
其他文献
大型水利工程建成运用后,引起水力学要素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原有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以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为研究河段,模拟计算了三峡水库建坝前后产卵场水力学要素,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建坝后各水力学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这可能会对中华鲟的繁殖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论文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系统的影响,维护长江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根据张家口市7个水文站点1996~2001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选取13个重要的水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贡献大小评价,得到6个主成分。然后进行合成综合得分评估,通过对综合得分聚类来确定水质类别,从而实现定性定量的综合研究,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水资源管理部门和政府对水质危机认识、控制管理和采取合理措施,首先,分析了河流突发污染事件及趋势。其次,在给出水质危机概念和污染系数概念基础上,根据水质达标方程,给出水质危机胁迫来描述水危机严重的程度。接着,用危机度对危机胁迫的时间效应进行描述,用危机危害对承载体所受危机精神物质损失进行描述;从而实现对水质危机的量化计算。实例应用表明水质危机量化模型符合污染事件事实规律。该研究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和
本文根据河流生物不同行为习性时期随着河流年内水情的变化而出现阶段性的需求,提出运用分形理论划分生态径流过程分期的思想,以改进的RVA法来分析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径流过程改变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程度。以宜昌站为例,根据分形理论,宜昌站的年内径流过程分为6个时期,即枯水期、汛前过渡期、汛前副涨期、主汛期、汛后副汛期和落水期。根据分期RVA法计算可知,葛洲坝修建前后各个分期内的生态径流过程均有一定程度的影
提出了水系景观的概念:即"一定地域空间内水体及与水体相关的各种空间地理要素相互搭配构成的综合空间地理系统"。认为城市水系景观具有文化、美学、生态与经济等多重功能;依据水系在城市中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水系的现状资源条件及水系景观功能定位的不同,将水系空间分为休闲游憩空间、环境生态空间、历史文化空间等几种类型,并结合相关的景观规划实践对空间构建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本文介绍了Lopez-Ruiz复杂性和排列熵的计算原理,在此基础上,将排列熵引入Lopez-Ruiz复杂性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水文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与邻域值比较的水文系统复杂性度量模型。该模型从宏观概率层次上进行水文要素的熵、非平衡度和复杂性的描述。模型应用于渭河林家村水文站、泾河张家山站和洛河状头站年平均流量序列的复杂度计算。结果表明,进入20世纪70年代,渭河流域人类活动明显增强,使径流过程的
基于数字河网水系自动提取算法,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栅格单元系统的运动波汇流演算模型。流域被划分为栅格单元系统,基于栅格型数字高程模型DEM,栅格单元的坡度、水流流向及自然流域由数字河网水系自动提取算法确定。在单个栅格单元内建立运动波模型,模型中的糙率系数根据土地利用方式数据确定。汇流演算中,上游单元的入流作为研究单元汇流演算的侧向入流。将此模型应用于流域尺度的洪水过程模拟,在栅格单元中采用新安江模型做
淮北市现有采煤沉陷区有效库容为6508万m3,且在近5~10年内,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3~5.5m,积水最深达10m多。本文分析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提出以蓄水、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并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的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而较好地利用了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的供水保证程度,同时可
文章分析了人们歌颂水的三大主要原因,以此为据,分析了人们对水所作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考,并得出中华水文化具有的教育、导向、审美与和谐等的作用。
水传说来自于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关于江、河、湖、海、泉与瀑布的水传说,有自身的特点与文化价值,形成独特生动的文化现象,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重视对水传说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重视水传说、水文化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整理编辑出版世界范围内的《100个水传说》,融地理、历史、旅游以及水利等知识信息于一体,既有文化上的价值,也有文化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