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驱动类别的典型性效应-一项ERP研究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是指人们能够区别对待不同的事物,并对不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在分类活动中,语义概念并不是人们进行分类的最优选择,人类的分类受到概念本身特征、个人的兴趣、需要以及文化背景等的影响,这种与个人经验相关,与特定情境或具体目标相联系的分类就是一种目标驱动的分类(Goal-derived categories),或者叫"做特殊类别(ad hoc Categories),是建立在自然类别概念基础上的二级类别概念表征。
其他文献
研究旨在探索特定任务情境下,小学4、6 年级儿童的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是否能够从习惯性反应转向议程构建,是否存在年龄差异。采用多因素混合设计,呈现序列和项目奖励为被试内因素,两个实验分别操纵了选择与项目学习的时间(实验1)和每个试次被试可以选择的项目选量(实验2)做为被试间因素。每个试次(trail)呈现三个线索词以及相应的分值(1,3,5 分),被试可以以任意顺序选择任意线索词进行学习,所有词对难度
会议
抑郁长期以来得到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的大量研究证实,儿童期的虐待经历是造成抑郁的危险因素,但是关于二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结论尚不清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根据抑郁易感性——应激理论推论出三个中介变量,他们分别是:不安全的依恋模式,消极认知方式,负性生活事件。研究试图通过对这些变量的中介作用的探讨,揭示儿童期的虐待经历对成年早期抑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抑郁的发
Ashby 和Maddox(2005)指出人们在学习中有两种不同的学习系统,分别是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和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基于规则的类别学习是指一种学习者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学习,属于外显学习系统。信息整合的类别学习指一种学习者难以用言语表述但能够很好地对刺激进行分类的学习,属于内隐学习系统。
了解藏族中学生学业求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响学业求助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其中外在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内在的应对方式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藏族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学业求助的关系。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在西北某藏族中学选取被试1030 人,有效被试 996 人,其中男生516 人,女生480 人;初一204 人,初二161 人,初三107 人,高一241 人,高二27
背景音乐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过程中,随着移动音乐设备的发展,在有背景音乐条件下进行阅读理解这一现象也较为普遍。背景音乐下的阅读是集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和阅读主体特点于一体的认知加工过程,要了解背景音乐对阅读的影响,需要同时考察背景音乐性质、阅读材料性质、阅读主体特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的脑功能成像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监测大脑活动时相关生物组织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反映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继而获得大脑皮层的激活情况。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高时间分别率、无创伤性、成本低、易便携、可用于低龄个体等特点,目前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阅读能力是个体在教育及发展上取得成功所必备的重要能力。然而阅读能力在个体间却有着极大的差异,一些人能够一目十行,而有些人却总是来不及读完电影字幕。为探索阅读能力个体差异的神经基础,本研究在大样本中(263 人),采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研究了大脑自发的神经活动对阅读能力个体差异的贡献。
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两种现象,一方面是对奥数、珠心算等的重视;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实际解题中对计算器的依赖。本研究采用反应-效应相容性范式来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手指—数字配置及珠算学习对简单数学运算的影响,本研究包含两个实验,每个实验分为相容和不相容两种条件,两种条件下所用刺激材料相同,共四组图片:(1)手指表征数字的图片,(2)粗细相近的线条表征数字的图片;(3)手指表征数字的图片,(4)珠算表征
本研究以卡通情绪面孔为材料,通过一个行为实验和一个ERP 实验考察了情绪效价和注意水平对面孔倒置效应的影响。行为实验发现:(1)倒置面孔的正确率显著小于正立面孔的正确率,这说明实验中采用的卡通情绪面孔能够适用于面孔倒置效应研究;(2)在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上,虽然正立悲伤面孔的反应时与正立愉快面孔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但是倒置悲伤面孔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倒置愉快面孔的反应时,这可能反映了正立面孔和倒置面
从外界环境中分辨出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有助于个体快速集中注意有效应对,个体普遍具有稳定的自我加工优势,即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反应快而准确。同样,有研究表明当要求忽略的声音刺激中意外的出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如名字)时会自动诱发注意定向。既然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能够自动的捕获注意,那么当无关声音刺激中意外出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是否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本研究选择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手机短信铃声,来探讨意外出现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