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鲹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初步研究

来源 :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013年6月上海长风公园水族馆饲养的黄金鲹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症状表现为体表有溃疡,轻微烂鳃;鳃色灰白,有粘液;体表和鳃未见寄生虫。[方法]从发病黄金鲹的病变部位鳃、肝、肾、脾脏及肠道分离出优势菌。通过16s rRNA的分子生物学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分析鉴定,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实验、制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确认黄金鲹中优势菌为鲍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liotis)、弗尼斯弧菌(Vibrio furnissii)、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主要引起鳃、肝、肾、脾脏及肠道等组织发生病变。该菌群对头孢氨噻肟、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红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也较敏感。[结论]导致黄金鲹死亡的原因是鲍希瓦氏菌、弗尼斯弧菌、荚膜红细菌三种细菌共同作用,可以使用头孢氨噻肟、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清洁虾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情况,我们对清洁虾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从受精卵期到囊胚期各种脂肪酸下降比较明显,饱和脂肪酸总量从50.8 mg/g降到48.99 mg/g,单不饱和脂肪酸从43.54 mg/g降到48.99 mg/g,多不和脂肪酸从53.18 mg/g降到50.5mg/g.各脂肪酸总量从囊胚期到无节幼体期含量普遍有所升高,从复眼色素形成期到孵
选取300尾团头鲂(7.29±0.01g)随机分成4组,其中2组(添加25mg /kg大黄素组与对照组)为高温组(30±1℃),另外2组(25 mg/kg大黄素组与对照组)为常温组(25±1℃).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高温显著提高鱼体的增重率,其中25mg/kg大黄素对鱼体生长有进一步促进作用.温度和大黄素对于尿素(URE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通过改变投喂频率,探讨军曹鱼对饲料中添加的晶体蛋氨酸(MET)或树脂包被蛋氨酸(RES)在吸收上的差异,试验设置蛋氨酸添加组的军曹鱼日投饲频率分别为2(0800和1600 hours)、3(0800,1200和1600 hours)、4(0800,1100,1400和1600 hours)和5次(0800,1000,1200,1400和1600 hours),鱼粉组(对照组)日投喂2次.每个处理设
实验选取规格一致,初始体重为2.08±0.04g的黄颡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在每周的开始饥饿处理0d (S0)、1d(S1)、2d(S2)、3d(S3)后,恢复投喂满一周,进行循环实验8周,共56天.实验期间各组均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循环饥饿对黄颡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S1组黄颡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本文研究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比较3种海参与3种贝类脂肪酸及脂肪醛二甲基缩醛的方法。该6种原料经Folch法提取总脂,用10%硫酸-甲醇溶液对其进行甲酯化反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及脂肪醛二甲基缩醛的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0%硫酸-甲醇溶液能有效地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衍生;同时促使烯醚键断裂,并与甲醇发生缩醛反应生成脂肪醛二甲基缩醛。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3种海参与3种贝类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LC-Q-TOF)分析美国红参(Parastichopuscalifornicus)脑苷脂的分子种组成.以氯仿-甲醇(2∶1,V/V)溶液提取,经皂化和SPE净化后,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自动二级(MS/MS)方式同时获取样品脑苷脂分子的一级和二级质谱图.筛取含180 Da中性丢失碎片的分子,再结合二级质谱中的长链碱和脂肪酸碎片,确定每种脑苷脂分子的结构
根据已知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激素(GH)基因cDNA序列,把黄颡鱼GH成熟肽的cDNA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黄颡鱼GH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得到了表达,分子量约为20.4KD,与预期的大小一致.在IPTG终浓度1.0mmol/L、温度37℃和培养时间4h的最佳诱导表达
为对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矿物质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价,本实验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MD-ICP-MS)测定了南极磷虾整虾、虾膏、虾糜、虾粉、虾油中钾(K)、钙(Ca)、磷(P)、砷(As)、硒(Se)、锌(Zn)、铜(Cu)、镉(Cd)、铬(Cr)、镍(Ni)、汞(Hg)的含量,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南极磷虾各制品中氟(F)的含量.结果表明,12种矿质元素在南极磷虾各制品中均不同程
28±2℃温度条件下,按200mg/kg的剂量对罗非鱼单次药饵饲喂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后,采用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SMM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发现,药物在各组织中(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的最大峰浓度Cmax分别为22.65、7.13、40.50、22.62 ug/mL(ug/g);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52、7.02、1.00/8.00和2.00/10.00
分别克隆凡纳缤对虾HSP70的C端肽结构域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构建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注入到对虾体内,研究其对对虾的保护作用和对对虾体内各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融合蛋白7天后,试验组对虾超氧化物岐化酶、溶菌酶、过氧化氢酶和STAT基因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强,WSSV感染实验也表明,该融合蛋白对对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