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红外相机技术观测长白山区道路对大中型兽类的影响域

来源 :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长白山区道路对路域近距离范围(500m)大中型兽类的影响域,选择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以下简称"环长路")和长白山北坡景区公路(又称"白山公路")为研究区,通过30台红外相机自2010年~2015年(不包括2012年)的非雪季(5-10月)的持续监测,判断道路对大中型兽类的影响域范围与程度.结果显示:路域500米范围有八种大中型兽类活动,其中三种为国家级保护物种;物种丰富度排序为:野猪(Sus scrofa) 65.45%、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14.79%、松鼠(Sciurus vulgaris)8.49%、 狗獾(Meles leucurus)4.10%、紫貂(Martes zibellina) 3.37%、梅花鹿(Cervus nippon) 2.93%、黄鼬(Mustela sibirica Pallas)和熊都为0.44%;道路对多数大中型兽类无影响域存在,只有松鼠回避路域300米内的生境和梅花鹿集中于路侧100-150米活动;野猪、紫貂的月份RAI与交通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八种兽类昼夜活动特征与之前研究基本一致,紫貂、梅花鹿、西伯利亚狍和狗獾表现出夜行性特征,而野猪和松鼠是昼行性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对新能源公交车辆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使用过程中典型的故障:1、动力系统匹配存在问题,车辆动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不在最佳经济区工作,还没有完全满足公交客车启停频繁、低速大扭矩等公交运行的特点,客车厂家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研究出节油率高、低排放、可靠性和稳定性良好的优质产品。2、起动车辆延时,从设计角度看,在启动发动机时钥匙开到点火档时不能立即启动,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自检,而在打到点
本文分析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总结了气压盘式制动器在公交车应用上的优点,阐述了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行车前,应多次踩动制动踏板,使制动间隙达到规定要求,注意观察制动摩擦衬块磨损报警指示器的显示情况,为防止制动摩擦衬块磨损快,车辆行驶中除制动工况外,勿对制动踏板施加压力。对于气压盘式制动器的维修要注意:拆卸制动器时应避免损害制动器管路,拆卸车轮时,一定不要损伤制动盘、外部管路、放气螺钉以及
本文论述了"公路生态旅游"的概念、原则,并从规划结构、规划主题、雨水处理、种植设计等方面阐述其在桐莲公路景观概念规划中的运用,认为公路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公路建设的创新性理念,是对中国公路建设的有益探索.
本文对米其林轮胎公司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该企业轮胎管理的目标,提出了结合未来城市公交车辆技术水平提升,及轮胎工业发展趋势,应尽量选择子午线无内胎轮胎,轮胎花纹应为城市公交专用轮胎花纹。应着重考虑轮胎的耐磨性及胎体耐久性,针对中国城市公交实际运营状况,米其林建议新胎第一次寿命不应该超过五年,胎体寿命(新胎+翻新)应达8年,为后期运营及维修管理方便,请尽量避免多种轮胎规格并存,并统一轮胎品牌、花纹
本文以"赤峰旅游公路"为例,围绕旅游公路、公路旅游及绿色公路生态技术等展开论述,结合层次分析法及景区旅游公路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对本项目景观质素和旅游资源进行量化,得出规划场地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色彩特征、旅游资源、景观类型等要素和信息,进而通过场地优劣势分析,探析草原旅游公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理念和营造方法,并在完成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绿色生态技术,为旅游公路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鹤大高速公路吉林段途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沿线植物资源丰富,是吉林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区.因此,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植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鹤大高速建设者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训指导、技术应用、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植被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系统的开展植被保护工作积累了经验,对吉林省乃至全国其他公路建设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与
总结边坡生态防护常见工程质量问题,分析边坡生态防护的施工工序、材料要求,提出影响生态防护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检验指标.
通过对G214路域土壤使用保水剂后的含水率与老芒麦的出苗率、株高、生物量的相关性,得出土壤含水率对老芒麦的出苗率、生物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保水剂的使用,可以满足植被初期恢复对水分的要求.基于G214复杂的生态环境,植被的生长受气候、土壤等多因素综合影响,本研究只对单因子土壤水分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5后续还应加强相关研究,为公路边坡防护提供依据.
文章通过对G45双通高速公路两侧的高立式沙障进行实践和研究,总结出高立式沙障设置的密度和技术指标,高立式沙障是利用高大材料,与主风向垂直,成行埋扎于沙地中,建立高1.3-1.9m的立式沙障。
共和至玉树公路在青藏高原东部,气候高寒缺氧,平均海拔超过4500m,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分布着大片多年冻土,并且穿越国家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且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地区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将产生难以恢复或不可恢复的严重后果.公路的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对沿线植被造成破坏,因此在高寒高海拔恶劣气候地区,植被恢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沿线植被和土壤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