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儿胡同改造工程20年后引起的思考

来源 :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258399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城市的机理是现代化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趋于多元化的建筑风格,给北京这座千年古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清华大学的吴良镛院士主持设计了菊儿胡同改造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它为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20年后的今天,再次造访这里,与当地的住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在被吴先生的作品深深感染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当今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其他文献
以实际运行污水处理厂MBR工艺为研究对象,利用BioWin软件平台及其内嵌的通用活性污泥模型和厌氧消化模型(ASDM),建立了工艺模拟模型并进行初步模拟,结果表明化学除磷投加药剂过量。利用初步校准的模型对2009年5月的运行数据进行模拟及预测,结果表明不采纳化学加药时生物除磷也能满足要求,且实际运行验证了该模拟结果。
胞内碳源PHA(polyhydroxyalkanoates)在除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普遍认可,但是在实际生产运行中,生物除磷通常伴随着氮的去除,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本文针对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重点研究反硝化脱氮过程中PHA含量的变化。试验采用处于过度曝气和未过度曝气状态的A,B两个污水厂回流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两厂初沉池出水作为碳源,试验对比两种活性污泥的脱氮效果和胞内碳源PHA的变化情
利用颤蚓进行污泥减量是一种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从源头上减少剩余污泥的绿色生态技术,具有较好的污泥减量效果,因此,近年来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颤蚓(Tubificidae)的生长规律和繁殖规律,总结了涉及到利用颤蚓污泥减量原理的一些工艺,并针对现在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采用氧化沉淀法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体系中制备了以纳米Fe3O4为核心,外包覆羧甲基纤维素的复合纳米Fe3O4。对比研究了复合纳米Fe3O4和微米Fe3O4对水中磷的吸附以及对土壤中磷的固化,并考察了添加纤维素酶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水中微米Fe3O4的平衡吸附量为3.2mg/g,而复合纳米Fe3O4为2.1mg/g。当将纤维素酶(用以降解包覆在氧化铁表面的羧甲基纤维素)添加到复合纳
本实验以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3万吨/日MBR再生水厂出水为原水,经纳滤膜进行过滤,通过对膜通量、脱盐率、有机物去除率、膜表面阻力等进行分析,通过电镜观察膜污染情况,用实验论证膜污染的实质并提出防止膜污染的方法,为验证MBR与NF双膜法联用处理市政废水工艺可行性,提高工艺运行稳定性提供有力支撑。
名人遗迹是重要的文化历史资源,保护名人遗迹,即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传承民族文化的城市文脉。本文通过对南阳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探讨,指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名人故居,充分彰显其历史文化价值,对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势必会导致一些旧事物的落败与消失,中国乡土建筑在这一大环境下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地位与价值的分析,以及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的认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乡土建筑如何发展和保护利用,使传统乡土建筑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古村落的保护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重视。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有"齐鲁第一村,江北聚落标本"的美誉,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遗存和文化传统,走出一条保护、改造、更新及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之路。
在以发展经济为主导目标的乡村建设热潮中,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落入千篇一律的旅游开发模式中。如何延续徽州地域文化的特异性,如何延续古村落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讨论以一种后卫策略复兴传统文化,并以徽州古村落查济祠堂的再利用策划方案为例,分析习俗的多重意义及其延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尝试通过"脚本"转换的方式对习俗在当代的再现进行诠释。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城市。本文分析了传统民居建筑—窑洞的优越性,启示现代城市利用地下空间的必要性。通过对地下建筑和设施的优越性分析,以及对一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的分析,得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城市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应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