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岩浆岩侵入区探煤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2004年全国矿井地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岩浆岩侵入区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在岩浆岩侵入区进行探煤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阐述了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采用有针对性技术措施以及在相应措施下所取得的研究效果.经过矿井生产的初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正确,所取得的地质成果可靠、精度较高.
其他文献
在区域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矿井地质资料,总结了下石节煤矿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初步探讨了矿井构造成因,阐明矿井构造的长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分析了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及对深部未开拓区地质构造的预测.
本文通过对陶阳煤矿中三井田生产过程中揭露的小构造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总结了小构造的分布规律,对未采区的小构造分布进行了预测,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
济宁二井田地质构造复杂,中小断层发育,严重影响矿井的机械化生产,因此研究断层的发育规律,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生产过程获取的地质资料和井田构造特征及体系演化,对井田三采区中小断层的展布规律与边界大断层构造形态不一致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采区次级构造主要是受井田主期构造控制,边界断裂也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新宏煤矿的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大的边界断层对小构造起主导控制作用.小断裂构造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并发育一系列的小型滑动构造、椅状构造和牵引构造.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成组性和伴生性等特点.结合煤田区域构造地质研究,分析了井田构造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构造发育规律.
针对采区煤层埋藏深、地表条件复杂、火成岩发育、第四系干扰等特点,阐述了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利用声波扫描成像测井和其他参数测井技术查明钻孔导水裂隙发育部位,给矿井堵排水注浆提供资料依据,并检查封堵质量,计算凝固后的水泥块体强度,为矿井水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姚桥井田东部扩区(微山湖区)边界袁堂断层的存在,使下盘奥陶系灰岩地层与上盘主要可采煤层(山西组7、8煤层)和太原组四灰岩地层对接或处于煤层的上部,从而造成奥灰水直接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为查明袁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先后进行了二维地震勘探,地面水文地质钻探,井下探放水试验,奥陶系地层分层、分组、分段及含水性评价,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测试,井上下脉冲干扰试验.本次勘探试验取得了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的效果
利用水文参数法和比拟法预计1409工作面开采后涌水量,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本文介绍了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的性能、探测原理、应用范围等技术参数,及在东滩煤矿超前探测掘进顺槽断层中的应用与实际验证情况,总结了该仪器解决矿井地质超前探测断层的方法,获得了适合本矿井地质特征的部分探测参数和经验.
水的问题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利用瞬变电磁法查找济三煤矿十四采区煤层顶板上100m内的岩层富水体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效果,对今后本区煤矿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