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综合利用效益综述

来源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试验性蓄水运行十年学术研讨咨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功能.本文针对2008年试验性蓄水以来的三峡工程综合利用效益作全面梳理,从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调度效果进行凝炼和总结,并对新形势下三峡水库综合利用调度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为更好地全面发挥三峡工程综合利用效益,积累宝贵经验.
其他文献
物理模型在解决复杂三维水力学问题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缩尺会使模型试验成果产生一定偏差,对船闸模型而言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鉴于此,在船闸模型设计、模型试验条件确定或成果分析时均会依据以往经验考虑缩尺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由模型预测原型.如在三峡船闸设计研究阶段,根据国内外已建高水头船闸流量系数原型比模型增大10%~19%的经验,对分流口等局部模型试验条件进行校正并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后确定了分流口等
三峡升船机是中国第一座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同种类型的升船机在世界上尚无建成投产的先例,一直深受国内外工程技术界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论证,经过漫长的方案比选和设计研究,最终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式、长螺母柱一短螺杆安全保障”方案,其设计研究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攻关和试验研究,得到了国内众多单位的大力支持.工程建设攻克了关键设备研制、高耸承重塔柱和大型超高设备高精度施
长江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是世界上开挖高度最大的边坡之一,裂隙及陡倾角断层较发育,岩体渗透性是影响高边坡稳定和变形的重要因素.结合工程建设期现场压水试验成果及地质资料,建立船闸区三维饱和稳定各向异性渗流有限元计算模型,以地下水位监测数据为反分析目标控制值,采用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岩体渗透张量大小和降雨入渗系数进行了反演,然后利用反演参数对高边坡渗流场进行了计算,误差分析表明反演参数得到的地下水
为检验三峡升船机的适航性能和通行效率,在三峡库水位152.0~158.0m和145.0m左右时开展了升船机两阶段实船试航试验.结果表明:引航道水流通行条件良好,引航道内基本为静水,无回流、旋涡等不良流态,静态时引航道内水面波动基本在0.2m以内,纵向比降小于0.5‰;在库水位145.0m时上游引航道、两种水位下下游引航道均出现水流非恒定流特性,引航道内水位小时变幅大于0.2m/h,间或出现对接时超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完成蓄水并投入运行,库区水文情势改变,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蓄水期(2015年12月)和泄水期(2016年6月)对三峡库区干流(22个监测断面)和支流(7个监测断面)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r、Cd)含量的监测结果,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相关性分析法等,对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
为了及时掌握三峡库区水华发生情况,了解库区支流水体水环境的变化过程,2009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集团建立了三峡水库水华应急监测网络.长系列监测成果表明: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水库水华发生的总频次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过程.2011-2017年,持续时间1周以上、影响河段2km以上的典型水华年均发生6次,重庆段水华发生次数和强度总体高于湖北段;水华发生区域上,香溪河、小江为水华相对高发区;水华
长江上游干支流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库容大、调节能力好的水库,这些梯级水库集中在每年的8-10月蓄水,蓄水时间长,待蓄水量大,增加了三峡水库蓄不满的风险.本文分别选取2017年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对初步设计采用的径流系列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上游水库运行后三峡坝址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在保障上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上游水库群按照现状联合调度方案中的规则进行蓄水,三峡水库按照不同的起蓄时间和起蓄水位拟定多种蓄水方
三峡工程在全国电网中处于电源中心地位,是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与功率平衡的骨干电源.三峡电站调峰能力与电站运行的边界条件有关,主要因素包括电站自身建设运行情况、航运安全、电力系统需求以及电站机组运行特性等.三峡电站调峰能力会随着运行边界条件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本文根据三峡电站蓄水至175m以来的新情况,通过构建三峡电站调峰运行非恒定流模型,分析电站在满足电网调峰、航运安全需求、三峡一葛洲坝梯级枢纽联合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但洪涝灾害频发(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流域梯级电站调度管理,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管理的流域梯级电站,介绍了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的关键技术,分析总结了流域调度管理的
随着上游来水来沙减少、水库陆续建成运行,以及汛期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需求日益提高,三峡初步设计防洪调度方式将不能很好地满足变化环境下的汛期新需求,并造成一定洪水资源浪费.本文在分析三峡特征水位和下泄流量的基础上,对洪水资源提出了一种结合库水位与入库流量大小进行分级调度的方式,并拟定多种方案进行长系列模拟,同时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式在不降低三峡设计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可更加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