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强度体系构建对策与思考--以广州与国内外典型城市开发强度对比为例

来源 :第三届全国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在不断集聚的人口压力和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压力下,如何协调好城市用地布局、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生态环境、风貌特征等多方面因素,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其规划实施和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典型城市的情况及广州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从重点地区(城市中心区或CBD)、城市综合体(多个相邻地块联合开发)、摩天大楼(单独商业或商务办公地块)三个大小层级进行城市开发强度的比较分析,探讨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广州未来开发强度体系构建对策。
其他文献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既是国家在新形势下的要求,又是大多数城市向内涵式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开发边界与现行法定空间规划的关系,指出基于"两规合一"
  针对目前城市开发边界的定义和如何划、如何管等模糊不清的问题,通过对已有做法的梳理和相关经验借鉴,明晰了四川省城市开发边界的定义、内涵以及划定期限、划定范围等关键
  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营运收入,当前国内轨道城市通常采用轨道沿线用地综合开发的形式来筹措建设资金,同时形成客流吸引点,维持轨道营运的良性
  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已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共识,"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已经进入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对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的探索和思考必须
  本文讨论新常态下国家新区规划与实施的相关问题,以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评估相关工作为基础,结合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要求,提出相同类型新区总体规划需要在目标
  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新农村项目是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规划建设的"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展现川西民居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项目从启动到村民分房历时约一年
  在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运营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往往是支撑乡村旅游开展的制度保障,也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主题和落实乡村旅游规划的技术保障
会议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将会引起人们旅游出行方式及旅游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无线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旅游行业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
会议
  长期的城乡不平衡发展导致乡村文化景观被忽视,以物质空间为主要载体的乡土文化正在快速消亡。如今,在城市建设进程放缓和城乡协调发展需求的背景下,乡村建设和乡土文化保护
  "美丽乡村"工程是近几年全国村庄建设的重点工程,全国已建成的各级试点村庄的景观整治项目,对各地村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可持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