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回顾、总结与展望

来源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参加教育部评审专家检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回顾,认真总结了参加本科教学评估评建工作的经验,同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对未来的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电磁场课程特点,提出学生在学习电磁场课程时存在的问题。从电磁场结构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围绕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只有把教育理论与电磁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定位,并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借华中科技大学电力自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和中国电力科学院开发的功能强大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做为实验平台,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开发研究,提高了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简单介绍了湖北工业大学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情况,详细叙述了“电气与电子技术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的建设方案。
开放实验已成为高等院校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开放实验实施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队伍、开放实验的层次和形式、题目的遴选、提高学生参与率以及随之而来的教师和学生的激励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开放实验能否取得实效、突破短期政策引导效果,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北方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实践教学为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本文介绍信息工程学院在开放实验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措施。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高等学校的入学标准、教育结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等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适应普通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源结构的变化,在分析现代社会对工程师基本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总结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近年来在工程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
本文根据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目标,重点探讨了与此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为目标,阐述了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实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根本;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变实践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环境上是优化知识结构的前提;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强化综合能力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在实践教学模式上进行了部分改革,初步适应了当前科技、经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是研究、考核继电保护和稳控装置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故障实验要求能够精确控制和多次重复,对实验室自动化水平和精确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套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合闸角控制系统,对其系统组成及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动模实验室中,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实验录波波形表明了该系统的精确性、有效性,可满足动模实验的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结合我校电气类专业的特色,构建了从基础验证性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与嵌入式课程设计、科技创新计划、嵌入式设计竞赛、本科毕业设计等实训环节相结合的循序渐进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多样化的嵌入式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强化了对电气类专业嵌入式实用开发人才的培养。
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行网上评教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反馈教学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任何一种东西都是利弊相关的,评教活动如果搞不好,也会带来副作用。本文讨论了学生评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评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评价标准和方案,阐述了网上评教成功的关键是处理好学生、教师和领导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介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如何组织实施校、院二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电气工程拔尖人才-“爱迪生实验班”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的申报、过程管理、结题答辩、项目总结和成果跟踪,积极探索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项目的院级管理模式,为电气工程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创造外部条件,提供良好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