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涎腺镜辅助下颌下腺深部结石取出后的治疗效果

来源 :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i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对涎腺镜辅助下颌下腺深部结石取出后的疗效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颌下腺深部结石病例8 人。所有的病人术前均接受唾液腺ECT、CT 检查,病例均为腺叶内结石或颌下腺导管近心端结石,口内无法取出者。唾液腺ECT 回报颌下腺腺体摄取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排泌功能降低。口内颌下腺导管开口导入涎腺镜定位结石,口外颌下腺切口寻找定位点,分离摘除结石保留腺体。术后行唾液腺ECT 及CT 检查,评估术后疗效 研究结果:所有结石均被完整取出,所有腺体均保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研究结论:涎腺镜辅助定位口外摘除结石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颌下腺深部结石的方法,并且保留了腺体的功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Objective Metastasis is the cause of 90%of cancer-related death,while at present,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umor metastasi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drugs for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索一种既能保证口腔癌颈清扫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式,即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 研究方法:通过对107例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的回顾,对保留颈外静脉、颈神经丛深支和耳大神经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式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功能障碍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与常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保留颈
研究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13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均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1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住院患者,TNM 分期在T2N0M0~T4N3M0 之间,均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加颈淋巴清扫术加股前外侧皮瓣同期修复术,其中皮瓣最小为6 cm x 4 cm,最大13 cm x 8 cm. 研究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中miR-375 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以及研究miR-375 对人口腔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收集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和20例健康成年人的唾液,采用real-time PCR 定量检测唾液中miR-375的相对表达情况,脂质体介导miR-375 mimic/inhibitor 转染到相关细胞为实验组,未转染组
研究目的:基于对颊部局部解剖的认识以及颊癌原发灶的浸润方式的研究,我们发现颊癌易沿口腔颌面部的肌肉、筋膜以及软组织间隙浸润,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颊癌原发灶的切除方式--分区切除颊癌原发灶(Unit resection buccal surgery,URBS).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27例颊癌患者的队列研究:60例用URBS 术式,67例常规手术治疗做为对照.患者定期临床随访. 研究结果:经过2年
研究目的:探讨舌癌原发灶临床浸润方式与颈淋巴转移、非常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队列研究,收集2012年11月到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舌癌患者300例.对舌癌原发灶临床浸润方式与颈淋巴转移、舌癌非常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舌癌原发病灶按肉眼所见可分为推进缘型,钉突型,浸
研究目的:明确肌球蛋白6(Myosin,MYO6)与口腔鳞癌细胞增殖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RNA 干扰技术敲除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 中的MYO6表达,运用q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对其进行确认。稳定的MYO6 敲除细胞通过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免疫印迹分析来测定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研究结果:观察到MY
研究目的:口腔小唾液腺粘液腺囊肿通常是由导管损伤致粘液渗入组织间隙或粘液腺导管受阻,导致的囊性病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其疗效也不同.本研究旨在探究聚多卡醇硬化疗法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对112例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患者进行聚多卡醇硬化疗法,并系统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12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无瘢痕且粘膜颜色恢复正常的102例,囊肿明显缩小、粘膜颜色稍减淡且无瘢痕形
研究目的: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三大部分,头颈癌是世界上第五种最常见的癌症。由于靠近头颈部关键解剖结构,从而增加了手术和放疗产生毒复作用的概率,所以仍然缺少有效治的疗手段,因此寻找一种最大化消融目标肿瘤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方法:我们以紫红素18与溶血磷脂共价连接物紫红素18-磷脂为膜材,成功制备了新型光敏性紫红素18-脂质体,对紫红素18-脂质粒径、稳定性进行表征,
研究目的: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临床常见良性肿瘤,评价局部5%普萘洛尔乳膏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的我中心用5%普萘洛尔乳膏治疗的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全部病例,对流行病学,临床治疗数据,包括疗效评分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结果发现局部使用5%普萘洛尔乳膏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安全性好,且临床效果显著。 研究结论:局部5%普萘洛尔乳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