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玉米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来源 :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认知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选系的配合力差异以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12个外来玉米群体选系为母本5个分属于不同杂优类群的代表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成60个杂交组合,在辽宁省4个不同生态区裂区试验,分析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以及60个杂交种的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选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明显,单株产量GCA效应值高的自交系ZL2116、ZL2436、ZL8344,其部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的GCA效应也较高,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不同组合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不同,ZL8344×昌7-2在单株产量SCA和对照杂种优势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水平,可对其生产应用价值进一步试验鉴定;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来玉米群体PF6J155偏属于Reid种质,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和Lancaster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可形成一定的杂优模式。
其他文献
研究了5个不同来源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于不同遗传基础的材料的单倍体诱导能力的差异,其中单倍体诱导率最高的是Y04,达到8.90%,最低的是高诱2号,为6.16%.同一诱导系对于不同遗传基础材料的诱导率也不同,一般瑞德血缘的诱导率较高,5个诱导系平均达到了8.54%,兰卡血缘的诱导率最低,平均为6.38%.
以玉米杂交组合PA×PB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本实验室人工改造的Cry9HNt抗虫基因导入到了玉米基因组中,并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鉴定,进而选取部分PCR呈阳性的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Cry9HNt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BT蛋白免疫试纸鉴定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目的蛋白的表达.对转基因T1代植株进行田间抗虫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植株的抗虫活性显著地优于
本研究以两个玉米自交系联87和丹黄25为受体,采用能量为8.0×1015焦耳的N+以5.0×1020个/cm2的相同剂量在真生度为6.7×10 -2pa中分种胚面(正面)和非种胚面(侧面)注入100秒时间.经M1、M2…分离、稳定,得出两个自交系的不同处理出苗率较CK均下降,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联87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平均变异频率为9.3%,其中侧面注入加激活变异频率达23.1%,侧面注入变异频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87份辽宁省应用的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类群划分.用102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49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9个,平均4.86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56.用UPGMA方法将87份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深入分析了辽宁省玉米生产中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应用.
冷胁迫在全球范围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本文通过苗期低温筛选296个玉米自交系得到3个玉米抗冷自交系.在低温胁迫下,抗冷自交系表现为相对发芽率高、萎蔫程度低,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开发了3对EST - PCR分子标记,用以区分感冷和抗冷的自交系.利用cDNA -AFLP技术对玉米冷胁迫下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441条片段是差异表达的.根据基因表达的
以郑单958,中地77,丹玉405三种不同类型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四种不同密度下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性显著,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差异性不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丹玉405最适密度为52500株·hm-2,中地77最适密度为60000株·hm-2,郑单958最适密度为52500株·hm-2.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是以丹340自交系的变异株经多代、大群体精心选育而成。继承和遗传了丹340丰富的种质基础,在植株形态、抗倒性和抗病性等多种性状上均有重大改进。与P群杂交,所配组合多为晚熟、稀植大穗、紧凑型品种。与Reid、Lancon群杂交,所配组合多为中晚熟、紧凑型耐密杂交种。验证了D34自交系配合力高、用途多样、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组配的杂交种通过省级审定的有23个品种,在辽宁和吉林省
本研究选用转Cry1Ac基因玉米Z58Ac-w的品种为研究材料,以非转基因玉米Z58为对照,取不同深度土壤剖面做纵向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平板计数法进行培养统计分析,同时对土壤样品采用纸片扩散法以裂解提取的BT蛋白液进行抑菌圈实验,以此来了解抗虫基因Cry1AC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Z58Ac-w比Z58土壤微生物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从土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上看,10 cm微生物量最多
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3个玉米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六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粒重、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穗粗、轴粗、穗总重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穗总重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
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区试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但品种区域试验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干扰试验的准确度,影响品种审定的公正性和减小对生产的保证系数。品种在生产应用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品种的推广力度。改进目前这一现象,引进国外的品种登记制度也有其可行之处。同时加强品种在生产应用上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