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组织名誉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来源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借鉴两大法系国家群体组织名誉侵权的经验的基础上,对群体组织名誉侵权作出规定。探讨了群体组织本身原则上不得享有名誉权的一般原则,以及群体组织成员不得提起个人诉讼的一般原则。同时论述了三种群体组织成员不得提起个人诉讼的例外,即群体组织的规模较小、行为人的陈述涉及群体组织的个人成员以及多因素考量理论。最后阐述了我国群体组织名誉侵权的具体构建情况。
其他文献
开放性是民法典所应具有的属性,也是民法典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系的开放性在民法典的制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民法典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都应保持开放性,前者主要表现为民法一般条款的规定,后者主要表现为处理民法典与民事单行法律的关系以及民法典渊源问题。
从民事立法的基本原理来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民法理应直接表现该国本土人们现实生活方式对民事秩序和民事权利的要求,人们的这些要求是本土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是民事立法原始的或终极的基础,民事立法就是要把本土人们的这些要求固定下来并把它们提升为与人们现实生活方式密切关联的秩序规则。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民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民事主体的制度和理念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民法是人法。本文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回顾伴随改革的民事主体立法、理论的变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冀望能够从这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民法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
基于善意取得在适用《物权法》第106条与《合同法》第51条时存在的可能冲突与理论困惑,生发出涉及该制度的几个需要证成的基础理论问题并提出具有内在逻辑的证成思路:(1)通过证成无权处分行为不影响合同效力得出善意取得之合同效力的有效性。(2)善意取得也应遵循《物权法》所采用的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其所依据的合同因此也应该有效。(3)善意取得与公示公信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本质表现在于对抗原权
本文通过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构成的诸学说的分析,并对各种学说进行考量与比较,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意义可作如下界定,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区分所有权人共同拥有一栋区分所有建筑物时,各区分所有权人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的专有所有权,对建筑物共用部分享有的共用部分持分权,以及因区分所有人间的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的总称。文章最后对《物权法》第70条若干概念的解释。
“事实构成进路”不可能统摄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所有的履行障碍形态,因而需要一种蕴涵体系思考即能够比较理想地满足祈求覆盖全部障碍渊源的想法与要求的进路,这就是合同履行障碍的“法律效果进路”。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合同履行障碍法进路的选择。
我国《民法通则》及相应司法解释关于未成年人监护责任的承担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现状,在侵权立法的进程中,应当加以完善。应当承认未成年人主要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具有侵权责任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并根据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等因素设定宏观的注意义务标准;对于监护人,应当认定其承担的是一种过错责任,但是应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在其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不应承担责任;对于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
本文在认真地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民法学界四次重大理论问题论争的过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其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期对中国的民法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随着现代人权保护标准的国际化,以及残疾人领域系列法政策的转变,古老的禁治产宣告制度陆续退出各国民法。作为继受了禁治产制度的我国成年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宣告制度,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建议未来民法典取消行为能力欠缺宣告制度,对行为能力欠缺的认定上,采取个案审查制,新设监护登记制度替代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宣告。
土地所有权乃是国家在涤除土地上的公共权力因素,使土地成为单纯的财产之后建立的私人对于土地的终极支配权。其本质只能在和国家的相对关系中去理解。所有权将土地在立法规制之外甚至人类认识之外的潜在价值归属于个人,确立了所有权享有的无条件性,从而建立起所有权人相对于国家的终极地位,所有权因此构成了国家权力的边界。